
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19年MBA考試《寫作》考試共2題,分為論證有效性分析和論說文。小編為您整理第一章 論證有效性分析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
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如果我們把古代荀子、商鞅、韓飛等人的一些主張歸納起來,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論:
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的,所以人們都會追求獎賞,逃避刑罰。因此擁有足夠權力的國君只要利用賞罰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惡害的,那么在選拔官員,既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去尋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潔之士,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人。廉政建設的關鍵其實只在于任用官員之后有效地防止他們以權謀私。
怎樣防止官員以權謀私呢?國君通常依靠設置監(jiān)察官的方法,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監(jiān)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惡害的,所以依靠監(jiān)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權謀私,就是讓一部分以權謀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權謀私。結果只能使他們共謀私利。
既然依靠設置監(jiān)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賞罰的方法來促使臣民去監(jiān)督,誰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就獎賞誰。誰不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就懲罰誰,臣民出于好利惡害的本性就會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
【論證有效性分析】答案解析:解析1:
結論:國君只要利用獎罰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
最好應該攻擊的五個邏輯問題,分別是:
1.古人的觀點未必正確,更不能不加批判和反思地直接作為現在治國的基礎。而且法家的觀點,在先秦時期也只是一家之言而已。除了法家,還有儒家、道家、農家……以及后來西方的各種各樣的政治法律理論,為什么非要以法家作為現在治國的理論基礎?何況歷史上以嚴刑酷法治國的商紂王、秦始皇等都沒有好的結局。
2.利用獎罰來治理臣民,也許是必要的,但以此推出只要利用獎罰就能把臣民治理好,就犯了混淆充分條件的邏輯錯誤。試想,如果出現了嚴重的天災人禍導致過度貧困、民不聊生,或社會上的嚴重不公正,導致群情激憤,這個時候,單純的獎罰就未必有效了。而且國君獎罰的對象、時機、程度、公平性如果不恰當,甚至倒過來會直接導致更嚴重的民憤。還有,某些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一心追求真理和正義的義士,如果他們就要致力于推翻你的暴政,你國君怎么獎勵怎么懲罰他,很可能都是沒用的。
3.就算世界上不存在什么絕對廉潔的人,但相對來說,還有是一些人比另一些人相對更廉潔些。所以,任用相對廉潔的人,就是有可能的。同時,因為他們相對廉潔一些,所以任用他們在防治貪腐、廉政建設的成本上,應該要比任用貪心重的人更低,監(jiān)管也更加容易。
4.監(jiān)察官也是人,也有可能以權謀私,所以依靠檢察官確實未必能完全杜絕謀私,但不能因此就推出監(jiān)察官完全沒用,這種方法不合理。因為他們多少可以減少別人的謀私啊,而且勾結謀私的概率也應該比沒有監(jiān)察官時官吏獨自謀私的概率更低。
5.監(jiān)察官方法不合理,就能推出臣民監(jiān)督揭發(fā)的方法合理可行嗎?試想,如果沒有檢察官,國君又怎么知道臣民知道某官員犯罪而不揭發(fā)呢?臣民揭發(fā)某官員之后,如何判斷這些揭發(fā)的真假?還有,臣民和官員之間的相互包庇,也是臣民監(jiān)督的方法無法解決的。
解析2:
如果我們把古代荀子、商鞅、韓飛等人的一些主張歸納起來,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論:
人的本性是"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所以人們都會追求獎賞,逃避刑罰。因此,擁有足夠權力的國君只要利用賞罰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1.條件缺失:利用賞罰也不足以治理好臣民,還需要其他條件。這是典型的“只要……就”形式的條件缺失。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惡害的,那么在選拔官員時,既沒有可能,也沒有必要去尋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潔之士,因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這樣的人。廉政建設的關鍵其實只在于任用官員之后有效地防止他們以權謀私。
2.推斷不當:人的本性好利惡害不能推斷出沒可能、沒必要尋求廉潔之士。怎樣防止官員以權謀私呢?國君通常依靠設置監(jiān)察官的方法,這種方法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監(jiān)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惡害的,所以依靠監(jiān)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權謀私,就是讓一部分以權謀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權謀私。結果只能使他們共謀私利。
3.混淆概念:好利惡害不能跟以權謀私這個概念隨意替換。監(jiān)察官是人,可能好利惡害,但不能說成以權謀私。前者是人的本性,后者是實際行為,不能把所有監(jiān)察官一概而論。因此,也就不能推出會共謀私利。
4.論據虛假:由于共謀私利這個理由并不恰當,所以,設置監(jiān)察官是否是合適的方法還有待討論,不能簡單的下定論說不合理。既然依靠設動監(jiān)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賞罰的方法來促使臣民去監(jiān)督,誰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就獎賞準。誰不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就懲罰誰,臣民出于好利惡害的本性就會揭發(fā)官員的以權謀私。
5.自相矛盾:臣民雖然未必是監(jiān)察官,但也是人,按照文中邏輯,就也會跟監(jiān)察官一樣以權謀私最終造成共謀私利。如果因為監(jiān)察官是人,這個方法行不通,那么讓臣民監(jiān)督,也就同樣行不通。
2、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除了中國,近期從歐洲到美國均出現了旱澇災害天氣。極端天氣情況的不斷出現引發(fā)世界對糧價飆升的擔憂,糧食危機再度被提及。事實上,這種擔憂不無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天氣因素并非糧價上漲的唯一因素。產糧大國的一舉一動都牽引著全球糧價。比如,俄羅斯去年出現持續(xù)嚴重干旱和大面積野火,糧食嚴重減產。
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小島。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10年之內,全球可能面臨更多的極端氣候。隨著地球人口的不斷增加,如何填飽所有地球人的肚子將是所有人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國際救援組織樂施會指出,當今世界有9.25億人在挨餓,相當于全球總人口的1/7,這個數字到年底可能突破10億。飆升的糧價無異于雪上加霜。未來,除非世界各國采取行動對全球糧食系統(tǒng)進行改革,否則在10年內,一些主要糧食價格將暴漲一倍以上。
然而,合作談何容易。各國政府對糧價上漲的原因看法不一,國際社會對是否應該聯手干預糧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和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聯合發(fā)布的《未來十年農業(yè)展望》報告預測,未來10年全球農產品年均增長率將從前10年的2.6%降到1.7%。另外,能源價格上漲也將是糧食市場推波助瀾的重要因素。【論證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結論:未來十年糧食價格將飆升。
論據1:災害天氣:近期歐美均出現了旱澇災害天氣;俄羅斯去年出現持續(xù)嚴重干旱和大面積野火,糧食嚴重減產;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未來10年之內,全球可能面臨更多的極端氣候。
論據2:人口增加:地球上的人口不斷增加。
論據3:各國無法聯動:各國政府對糧價上漲原因看法不一,國際社會對是否應聯手干預糧價始終無法達成一致,因此,世界各國將無法合作采取行動對全球糧食系統(tǒng)進行改革。
論據4:農產品增長率下降:《未來十年農業(yè)展望》預測未來10年全球農產品的年均增長率將從前10年的2.6%降到1.7%。
論據5:能源價格將上漲。
最好能對以下幾個重要的邏輯問題做出回應(5點):
1.近期歐美的旱澇、去年的俄羅斯干旱以及全球未來所謂的極端天氣是否真的就導致了或就會導致相應的糧食減產?或許現在人們抵抗旱澇的能力已經大大增強了呢?還有,人們不也可以通過開荒等手段來增加糧食種植面積、通過農業(yè)科學技術來提高每畝的產量以確保全球糧食的穩(wěn)步增長嗎?
2.就算全球人口增多,但人們對糧食的需求也不一定隨之增多。因為糧食主要是指水稻、小麥、玉米、黃豆等東西。顯然,一個人完全可以少吃糧食,多吃其他的食物,比如肉、蔬菜、食用油等來維持生存。
3.就算各國政府無法合作對全球糧價采取行動,但這并不意味著各國不會獨自采取自己的控制措施。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當糧價漲到一定程度影響到自己國民的生活以及政局的穩(wěn)定時,無論哪個國家都會出手控制糧價,比如現在的中國。
4.“農產品”包括了種植業(yè)、畜牧業(yè)、漁業(yè)的各種初級產品,而“糧食”只是其中的一小類。因此,就算在整個農產品的平均增長率放慢的大背景下,糧食的增長率也完全可以一枝獨秀、長盛不衰。
5.能源價格上漲也不一定會導致糧食價格上漲,因為說不準在能源價格上漲的同時,能源利用效率會大幅提高。另外,生產、運輸、加工糧食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很可能會在未來十年大幅降低呢?
參考范文:
3、分析下列論證中存在的缺陷與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述。
在2008年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網絡民意”又一次成為耀眼的關鍵詞。這說明“網絡民意”才是最需要關注的民意。“華南虎事件”等一系列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無不和“網絡民意”的表達脫離不了關系。越來越多的官員在重視“網絡民意”,這也是“網絡民意”最能代表民意的關鍵所在。作為一個新的媒體,網絡所覆蓋的讀者面,是任何傳統(tǒng)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對于一份報紙,上百萬的發(fā)行量就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了,而網絡中一個熱門帖子的點擊率就可能超過它。因此對傳統(tǒng)媒體中所謂主流的民意都不應該進行過多地考慮。網民作為一個特定的、意見接近的群體,這些人并不是“烏合之眾”。能夠上網的人,都有較高的學歷,那么他們也會有較高的素質去表達真實的民意。從傳媒學和政治學的專業(yè)立場來說,就應該尊重所有群體的言論自由,維護所有的公共言論平臺。在這個意義上,追問網絡民意的真實性可能會有一種危險,就是忽視個體聲音。只要發(fā)言人是真實存在的,他的意見就是真實的,就應該受到重視?!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16.jpg]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網絡民意”成為耀眼的關鍵詞→“網絡民意”是最需要關注的民意
①“網絡民意”又一次成為耀眼的關鍵詞并不能說明“網絡民意”才是最需要關注的民意。隨著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網絡新詞相繼產生,“網絡民意”亦是如此,但認為其是最需要關注的民意是站不住腳的。
②“網絡民意”只有符合多數人的心聲,表達大多數人的意愿,得到人民支持和擁護,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才是最需要關注的民意。
③“網絡民意”成為耀眼的關鍵詞,許多網民在網上發(fā)表評論,但也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以此發(fā)表不真實的言論,甚至詆毀某人、某事件甚至于社會,這些情況反而會破壞網絡民意的真實性。
論證二:“華南虎事件”問題的解決→與“網絡民意”的表達有關
“華南虎事件”只是一個獨特的事件,不能由此得出與“網絡民意”的表達脫不了關系。
論證三:越來越多的官員重視“網絡民意”→“網絡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①是否讓網絡民意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民意取決于多個方面,例如網絡受眾面廣,網絡民意比較客觀公正,真實性高,這些都具備才能充分說明網絡民意最能代表民意。
②越來越多的官員在重視網絡民意,說明網絡民意為官員了解民意、民情增加了一個途徑,但是不代表大部分人都上網并在網上發(fā)表言論,比如:有些貧困山區(qū)的人們無法上網,那么從何處了解他們的意見呢?
論證四:網絡所覆蓋的讀者面是任何傳統(tǒng)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對傳統(tǒng)媒體中所謂主流的民意都不應該進行過多地考慮
網絡所覆蓋的讀者面是任何傳統(tǒng)媒體都無法比擬的,并不能推出對傳統(tǒng)媒體中所謂主流的民意都不應該進行過多地考慮這一結論。不同媒體面對不同的讀者,代表了不同的“民意”。
論證五:能夠上網的人都有較高的學歷→有較高的素質去表達真實的民意
①該論證顯然是強拉因果?!案邔W歷”和“高素質”間沒有必然聯系。能否表達真實民意和個人的學歷并不息息相關。高學歷犯罪的事件也屢見不鮮。
②有較高的素質去表達真實的民意可能不是由于上網的人有較高的學歷,而是因為表達民意的人本著客觀、真實的態(tài)度,即使沒有較高的學歷,也能表達真實的民意。
③許多具有高學歷的網民受社會負面人物、負面新聞報道的影響,往往在網上發(fā)表消極的甚至是威脅社會安定團結的言論,這些人不具有較高的素質,也沒有表達出真實的民意。
論證六:發(fā)言人真實存在→意見真實并應受到重視
①發(fā)言人的意見有一定意義和價值,能客觀體現民情民意,為改善民生提供了寶貴的建議,能夠反映群眾心聲,才會受到重視。
②發(fā)言人真實存在不代表他的意見就是真實的,就應該受到重視。發(fā)言人的意見具有主觀性,能否受到重視是根據發(fā)言人的意見是否具有價值決定的,即使真實可靠,但是沒有價值,依然不會受到重視。
4、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幾年前,成功大學實施了一項新措施,鼓勵學生對所有教授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分。從那以后,成功大學的教授開始給予學生更高的分數來獲取學生較高的評分。
成功大學的學生成績平均分總體上升了30%。該地區(qū)的企業(yè)顯然認為成功大學的分數貶值了;這可以解釋為什么成功大學的畢業(yè)生找工作時沒有鄰近的歐亞大學畢業(yè)生成功。為使成功大學畢業(yè)生找到好工作,成功大學應立即停止學生對教授的評價?!菊撟C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21.jpg]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鼓勵學生對教授的教學成果評分→教授給學生更高分數來獲取較高評分
①教授給予學校學生更高分數,可能是受學校教學成果評分風氣的影響,或者是學生自身的成績優(yōu)異,因此得到了高分。
②鼓勵學生對教授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分,是對教學效果的一個評估,以此評價老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效果好的教授并不會擔心他的成績,也不會以此來拉攏學生,因此并不能說明教授給予學生更高分數是因為他們想獲得更好的評分。
論證二:學生的平均成績上升30%→成功大學分數貶值
①成功大學分數貶值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導致。比如,企業(yè)用人考查的是其專業(yè)知識水平,如今大學生和過去畢業(yè)生相比成績在同一級別,但知識技能下降,企業(yè)也會認為分數貶值。
②學生成績的平均分總體上升,得不出分數貶值的結論。有可能表明學校對人才的培養(yǎng)日益完善。時代的發(fā)展、教學設施的齊全,使得學生對知識理解更全面,分數隨之上升,從而教學成果日益完善。
論證三:成功大學分數貶值→成功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沒有鄰近歐亞大學畢業(yè)生成功
①分數貶值與不能成功找工作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企業(yè)對畢業(yè)生的錄取可能更看重能力,很多企業(yè)對畢業(yè)生都會有面試、試用期等等的考查,所以,分數與找到工作之間沒有必然聯系。
②成功大學畢業(yè)生找工作沒有鄰近歐亞大學畢業(yè)生成功,可能并不是由于成功大學分數貶值,而有可能是臨近歐亞大學的畢業(yè)生各方面能力優(yōu)于成功大學畢業(yè)生,能更好地滿足企業(yè)需求。這樣一來,企業(yè)自然優(yōu)先錄用歐亞大學畢業(yè)生,跟分數是否貶值沒有多大關系。
論證四:停止學生對教授評價→使成功大學畢業(yè)生找到工作
①使得成功大學畢業(yè)生找到工作的方法還有很多,除了停止學生對教授的評價,還有如學生自身能力的增強、水平的提高、學校就業(yè)工作的成功開展等等。
②學生停止對教授的評價,不一定會使得畢業(yè)生找到工作,反而有可能使得教學懈怠,學生專業(yè)能力難以提高,從而有可能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參考范文:
5、分析下述論證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選擇若干要點,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對該論證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和評論。(論證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并前后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論證的論據是否成立并支持結論,結論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
如何解決網絡假貨問題?
2014年11月,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和京東集團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圍繞網絡假貨問題各自發(fā)表了看法。劉強東已多次指責淘寶“假貨”和“逃稅問題”,大會開幕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直言不諱:中國互聯網假貨流行已嚴重影響消費者網購信心,這是整個電子商務行業(yè)最重要的“瓶頸”。目前,網絡售賣假貨、水貨的大多是大型的有組織化的,動輒千萬、幾個億規(guī)模的公司。
馬云說:“你想想,25塊錢買一個勞力士表,這是不可能的,原因是你自己太貪。”他指出:賣假貨的商家害怕在淘寶上賣假貨,阿里巴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誰在賣。近一兩年中國電商發(fā)展迅猛,若靠假貨,每天的交易額不可能達到六七十億元。阿里巴巴每年支出逾1610萬美元用來打擊假貨,打假行動也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所以,美國貿易代表將淘寶從2012年惡名市場名單中移除。
劉強東指出解決網絡假貨問題要依靠行業(yè)合作,政府監(jiān)管。他建議一方面要在整個電子商務行業(yè)推廣使用電子發(fā)票,另一方面,推進賣家進行電子工商注冊。政府各部門聯合起來加強跨平臺聯合監(jiān)管,共同打擊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假貨公司。此外,他認為解決互聯網假貨問題要從征稅根源問題上改進,一方面要將電商營業(yè)額起征點提高到100萬元,另一方面,日常運營人數達百人以上的大商家要注冊電子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并規(guī)定使用電子發(fā)票。
馬云認為,解決網絡假貨問題要依靠生態(tài)系統(tǒng)和大數據?;ヂ摼W技術為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提供了便利條件。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和大數據技術能夠快速找出假貨問題,在信用體系中弘揚正能量,從而有效地解決假貨問題。馬云還補充說,阿里巴巴集團正在建設一個互聯網生態(tài)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對知識產權保護和解決假貨問題最有效。
(本篇改自《火藥味!兩個大佬互聯網大會上互掐》廣州日報2014年11月21日)【論證有效性分析】
答案解析:論證結構分析
[1657201703161-image/035.jpg]
論證關系分析
論證一:消費者貪心→25元買一個勞力士的假表
勞力士的例子過于極端,并非所有假貨和真貨之間都存在如此大的價格差異。假貨盛行可能是因為消費者對淘寶平臺的信任而購買假貨,也可能是消費者缺乏辨別假貨的能力,不能盲目地歸因于消費者貪心。
論證二:阿里巴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誰在賣假貨→賣假貨的商家害怕在淘寶上賣假貨
①賣假貨的商家害怕在淘寶上賣假貨,除了阿里巴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誰在賣假貨外,還受其他原因的影響,比如:對于假貨懲罰力度比較大、巨額罰款、禁止在淘寶上再開網店、刑事拘留等。
②由“阿里巴巴很容易就可以查出誰在賣假貨”推不出“賣假貨的商家害怕在淘寶上賣假貨”,如果阿里巴巴僅是有能力查出誰在賣假貨,但并沒有切實采取行動嚴厲打擊假貨,怎可能使商家害怕?
論證三:賣假貨→每天的交易額不可能達到六七十億元
①每天的交易額不可能達到六七十億元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比如:貨物質量比較差,不能很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等,賣假貨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僅憑它是片面的。
②“賣假貨”推不出“每天的交易額不可能達到六七十億元”。假貨與真貨的質量差異不大,但是價格相對更能被消費者接受,會導致假貨網絡交易市場銷售優(yōu)于真貨,相對的成交量、成交額、顧客認可度、交易活躍度都會增加,所以額度的多少與是否是假貨不存在必然聯系。
論證四:阿里巴巴斥巨資打擊假貨、打假行動獲國際認可→美國貿易代表將淘寶從2012年惡名市場名單中移除
由“阿里巴巴斥巨資打擊假貨”和“打假行動獲國際認可”推不出“美國貿易代表將淘寶從2012年惡名市場名單中移除”,有可能美國想利用淘寶的平臺擴大本國商品銷售范圍,占領中國市場,或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慮以此向中國政府示好等。
論證五:劉強東建議使用電子發(fā)票,并推進賣家進行電子工商注冊→打擊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假貨公司
①打擊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假貨公司需要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明確規(guī)定,如果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公司售賣假貨,就會要求將其關閉,且永久不能再開網店等。其中使用電子發(fā)票,并推進賣家進行電子工商注冊未必是最佳手段。
②劉強東建議的目的是“打擊有組織、有規(guī)模的假貨公司”,但網絡假貨未必都是此類公司在經營,可能眾多的小型賣家才是假貨的主要來源。如果是這樣,如此簡單的論證是有待商榷的。
論證六:將電商營業(yè)額起征點提高到100萬元→解決互聯網假貨問題
①解決互聯網假貨問題,除了將電商營業(yè)額起征點提高到100萬元外,還需其他途徑共同解決,比如:消費者抵制假貨的意識比較強,都不買假貨,使賣假貨的賣家自動滅亡,或者打假力度較大等。
②由“將電商營業(yè)額起征點提高到100萬元”推不出“解決互聯網假貨問題”,可能營業(yè)額高的電商才需要納稅,但是網絡商家以中小型網店為主,如果營業(yè)額未達到納稅起征點,該方法就不能解決假貨問題。
論證七: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和大數據技術能夠找出假貨問題和弘揚正能量→有效解決假貨問題
由“生態(tài)系統(tǒng)建設和大數據技術能夠找出假貨問題”和“弘揚正能量”不能推出“有效解決假貨問題”,該論證不當建立了找出和解決兩者之間的關系。技術上能找出假貨問題,但主觀上沒有嚴格打假的意愿,行動上沒有實行打假措施,是不可能解決假貨問題的。
參考范文:
05:312020-05-15
02:382020-05-15
04:042020-05-15
03:352020-05-15
04:00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