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
題干:甲公司按照規(guī)定自2010年開始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甲公司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稅法規(guī)定,各項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均不得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實際發(fā)生的資產損失可以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金額單位以萬元表示)。因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2010年年初涉及需要調整的事項如下:(1)2009年10月20日,甲公司購買的B公司股票100萬股作為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每股成本9元,2009年年末每股市價10元,按新準則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按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并追溯調整。(2)甲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將一棟剛完工的建筑物對外出租,按新準則劃分為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2009年年末公允價值為3000萬元,賬面價值為1900萬元(與稅法一致),按新準則規(guī)定,首次執(zhí)行日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與之前固定資產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調整留存收益。(3)所得稅核算方法從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4)2009年年末存在的其他事項如下:①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應收賬款余額為4000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160萬元。②2009年7月開始對一項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成本為6000萬元,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會計處理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稅法處理按直線法計提折舊。假定稅法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規(guī)定相同。③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貨的賬面余額為260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賬面余額為300萬元。(5)2010年發(fā)生的事項如下:①2010年4月,甲公司自公開市場購入股票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買價為1995萬元,發(fā)生相關稅費5萬元,2010年12月31日,該股票的公允價值為3100萬元。②2010年5月,將2009年10月20日購買的B公司股票出售50萬股,取得款項560萬元,2010年年末每股市價13元。③甲公司2010年12月10日與丙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在2011年2月20日以每件0.2萬元的價格向丙公司提供A產品1000件,若不能按期交貨,將對甲公司處以總價款20%的違約金。簽訂合同時產品尚未開始生產且尚無相關原材料庫存,甲公司準備生產產品時原材料的價格突然上漲,預計生產A產品的單位成本將超過合同單價,預計A產品的單位成本為0.21萬元。④2010年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2850萬元,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的本年折舊額為100萬元。⑤從2010年1月1日起,甲公司承諾對銷售的×產品提供3年免費售后服務。按銷售額的2%計提產品質量保證費用。2010年×產品的銷售額為20000萬元。當年銷售的×產品沒有出現(xiàn)質量問題。稅法規(guī)定,與產品售后服務相關的支出在實際發(fā)生時允許稅前扣除。⑥2010年發(fā)生壞賬60萬元,按稅法規(guī)定可以在稅前扣除,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6000萬元,壞賬準備余額為240萬元。⑦2010年為開發(fā)一新產品發(fā)生研究開發(fā)支出共計500萬元,其中300萬元資本化計入無形資產成本,當年攤銷50萬元。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為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規(guī)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可按當期研究開發(fā)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稅法按照6年采用直線法攤銷(同會計規(guī)定)。⑧2010年1月1日,甲公司以4134萬元的價格購入當日發(fā)行的3年期國債,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面值為4000萬元,每年年末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票面利率為6%,實際利率為5%。稅法規(guī)定,國債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⑨2010年年末結存存貨賬面余額為300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賬面余額為100萬元。(6)其他相關資料:①假定預期未來期間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不發(fā)生變化。②甲公司預計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題目:計算2010年遞延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不考慮應交所得稅)。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①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2 350×25%=587.5(萬元)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300萬元,遞延所得稅負債本年發(fā)生額為287.5萬元(587.5-300),其中計入資本公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為275萬元(1100×25%),計入所得稅費用的為12.5萬元(287.5-275)。
②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1530×25%=382.5(萬元)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為190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本年發(fā)生額為192.5萬元(382.5-19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判斷題】企業(yè)不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xiàn)。( )
- A 、正確
- B 、錯誤
- 2 【綜合題(主觀)】計算2011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
- 3 【綜合題(主觀)】計算2012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
- 4 【判斷題】資產負債表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當根據稅法規(guī)定,按照取得資產或發(fā)生負債當期的適用稅率計量。()
- A 、正確
- B 、錯誤
- 5 【判斷題】企業(yè)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不能以凈額在財務報表中列示。()
- A 、正確
- B 、錯誤
- 6 【判斷題】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計量,無論稅率是否發(fā)生變動,均應按資產負債表日的所得稅稅率計算確定。 ( )
- A 、正確
- B 、錯誤
- 7 【判斷題】企業(yè)不應當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xiàn)。 ( )
- A 、正確
- B 、錯誤
- 8 【判斷題】企業(yè)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均應構成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 )
- A 、正確
- B 、錯誤
- 9 【判斷題】在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時,應當采用當期適用的所得稅稅率。( )
- A 、正確
- B 、錯誤
- 10 【綜合題(主觀)】計算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時,應計入其他綜合收益賬戶的金額(注明借貸方)。
熱門試題換一換
- 甲公司以庫存商品A產品、B產品交換乙公司一批原材料,雙方均將收到的存貨作為庫存商品核算(具有商業(yè)實質)。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6%,假定計稅基礎與公允價值相同,有關資料如下:
- 對于更新改造項目而言,如果建設期不為零,則運營期第一年所的稅后凈現(xiàn)金流量包括( )。
- 凡受控主體和受制主體由民商法確定其資格后,即具有經濟法主體資格。()
-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yè)。購入原材料150公斤,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價款900萬元,增值稅稅額153萬元。另發(fā)生運輸費用9萬元(運費抵扣7%增值稅進項稅額),包裝費3萬元,途中保險費用2.7萬元。原材料運抵企業(yè)后,驗收入庫原材料為148公斤,運輸途中發(fā)生合理損耗2公斤。該原材料入賬價值為( )萬元。
- 某食品生產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0年6月發(fā)生如下經濟業(yè)務: (2)計算該企業(yè)需要繳納的增值稅。
- 甲公司要求乙公司繼續(xù)履行合同依法能否成立?說明理由。
- 根據《票據法》的規(guī)定,下列關于本票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根據上述資料,逐項分析、判斷甲公司上述相關業(yè)務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該業(yè)務及其序號),并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編制有關調整會計分錄(合并編制涉及“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的調整分錄)。
- 甲公司需購置一臺需要安裝的環(huán)保設備,預計價款為600萬元,因資金不足,于2017年10月8日按相關規(guī)定向有關部門提出補助240萬元的申請。2017年11月8日,政府批準了甲公司的申請并撥付甲公司240萬元的財政撥款(同日到賬)。2017年12月20日,甲公司購入該設備。2018年2月20日,該設備達到預訂可使用狀態(tài),入賬價值為660萬元,使用壽命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零。甲公司采用凈額法核算政府補助,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事項對甲公司2018年當期損益的影響金額為( )萬元。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k4G8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