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
題干:長江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以下簡稱“長江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所得稅采用資產(chǎn)負債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除特別說明外,不考慮除增值稅、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相關稅費,所售資產(chǎn)均未計提減值準備。銷售商品均為正常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交易價格為公允價格,商品銷售價格均不含增值稅,商品銷售成本在確認銷售收入時逐筆結轉(zhuǎn)。長江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長江公司2015年度財務報告經(jīng)董事會批準于2016年4月25日對外批準報出,實際對外公布日為2016年4月30日。長江公司2015年度所得稅匯算清繳于2016年5月31日完成。注冊會計師于2016年2月26日在對長江公司2015年度財務報告進行復核時,對2015年度的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存在疑問:(1)1月1日,長江公司與甲公司簽訂協(xié)議,采取以舊換新方式向甲公司銷售一批A商品,同時從甲公司收回一批同類舊商品作為原材料入庫。協(xié)議約定,A商品的銷售價格為200萬元,舊商品的回收價格為10萬元(回收舊商品不考慮增值稅),甲公司另向長江公司支付224萬元。1月6日,長江公司根據(jù)協(xié)議發(fā)出A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商品價格為2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34萬元,并收到銀行存款224萬元,該批A商品的實際成本為120萬元(未減值),舊商品已驗收入庫。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224貸:主營業(yè)務收入19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20貸:庫存商品120(2)10月15日,長江公司與乙公司簽訂合同,向乙公司銷售一批B產(chǎn)品。合同約定:該批B產(chǎn)品的銷售價格為400萬元,包括增值稅在內(nèi)的B產(chǎn)品貨款分兩次等額收取,第一筆貨款于合同簽訂當日收取,第二筆貨款于交貨時收取。10月15日,長江公司收到第一筆貨款234萬元,并存入銀行,長江公司尚未開出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該批B產(chǎn)品的成本估計為280萬元。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已經(jīng)開始生產(chǎn)B產(chǎn)品但尚未完工,也未收到第二筆貨款。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234貸:主營業(yè)務收入2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34借:主營業(yè)務成本140貸:庫存商品140(3)12月1日,長江公司向丙公司銷售一批C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價格為1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7萬元。為及時收回貨款,長江公司給予丙公司的現(xiàn)金折扣條件為:2/10,1/20,n/30(現(xiàn)金折扣不考慮增值稅)。該批C商品的實際成本為80萬元(未減值)。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尚未收到銷售給丙公司的C商品貨款117萬元。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應收賬款115貸:主營業(yè)務收入98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借:主營業(yè)務成本80貸:庫存商品80(4)12月1日,長江公司與丁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向丁公司銷售一批D商品。合同規(guī)定,D商品的銷售價格為500萬元(包括安裝費用),長江公司負責D商品的安裝工作,且安裝工作是銷售合同的重要組成部分。12月5日,長江公司發(fā)出D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D商品銷售價格為5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85萬元,款項已收到并存入銀行。該批D商品的實際成本為35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至12月31日,長江公司的安裝工作尚未結束。稅法確認收入的口徑與會計準則相同。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585貸:預收賬款5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85借:發(fā)出商品350貸:庫存商品350(5)12月1日,長江公司與戊公司簽訂銷售合同,向戊公司銷售一批E商品。合同規(guī)定:E商品的銷售價格為700萬元,長江公司于2016年4月30日以740萬元的價格購回該批E商品。12月1日,長江公司根據(jù)銷售合同發(fā)出E商品,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E商品銷售價格為70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119萬元,款項已收到并存入銀行。該批E商品的實際成本為600萬元(未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稅法確認收入的口徑與會計準則相同。長江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銀行存款819貸:主營業(yè)務收入7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19借:主營業(yè)務成本600貸:庫存商品600
題目: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只需注明其序號)。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事項(1)、(2)、(3)、(5)錯誤,事項(4)正確。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計算分析題】判斷甲公司上述8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2 【綜合題(主觀)】請逐項分析、判斷甲公司上述交易和事項對2×12年上半年財務狀況和經(jīng)營成果的影響,并簡要說明理由。
- 3 【綜合題(主觀)】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即可);
- 4 【綜合題(主觀)】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即可);
- 5 【綜合題(主觀)】判斷甲公司上述9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6 【綜合題(主觀)】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
- 7 【綜合題(主觀)】判斷甲公司上述6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說明正確的會計處理。
- 8 【綜合題(主觀)】判斷甲公司上述9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 9 【計算分析題】根據(jù)事項(1)至(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zhuǎn)損益的會計分錄)。
- 10 【計算分析題】根據(jù)事項(1)至(4),逐項分析、判斷上述事項是否形成暫時性差異,其所得稅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如不正確,請說明正確的會計處理。
熱門試題換一換
- 2011年8月,甲公司與F公司簽訂一份銷售W產(chǎn)品的不可撤銷合同,約定在2012年2月底以每件0.45萬元的價格向F公司銷售300件W產(chǎn)品,違約金為合同總價款的40%。2011年12月31日,甲公司已經(jīng)生產(chǎn)出W產(chǎn)品300件,每件成本0.6萬元,成本總額為180萬元。假定甲公司銷售W產(chǎn)品不發(fā)生銷售費用。下列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是( )。
- 應收賬款保理實質(zhì)就是一種委托收賬管理的方式。 ( )
- 在下列各項中,能夠同時以實物量指標和價值量指標分別反映企業(yè)經(jīng)營收入和相關現(xiàn)金收支的預算是( )。
- 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情形有()。
- 根據(jù)合同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技術合同價款、報酬或者使用費的支付方式由當事人約定。當事人約定的下列支付方式中,符合規(guī)定的有()。
- 計算甲乙兩項目的預期收益率、標準差和標準離差率(要求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 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采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guī)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diào)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 )
- 下列關于無形資產(chǎn)后續(xù)計量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 下列關于預算執(zhí)行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b5By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