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分析題
題干:甲公司為上市公司,該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在對其2016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內審時,對以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提出疑問:(1)2016年3月31日,甲公司與丙公司簽訂合同,自丙公司購買不需安裝的設備供管理部門使用,合同價款為6000萬元,該設備當日運抵甲公司并投入使用。因甲公司現(xiàn)金流量不足,按合同約定價款自合同簽定之日起滿1年后分3年支付,每年4月1日支付2000萬元。甲公司該設備預計使用壽命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假定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年利率為10%。已知:利率為10%、期數(shù)為3期的普通年金現(xiàn)值系數(shù)為2.4869。甲公司2016年對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借:固定資產6000貸:長期應付款6000借:管理費用900貸:累計折舊900(2)2016年6月30日甲公司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電站核設施,全部成本為200000萬元,預計使用壽命為40年,預計凈殘值為0,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對該核設施計提折舊。根據(jù)國家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際公約等規(guī)定,企業(yè)應承擔環(huán)境保護和生態(tài)恢復等義務。2016年6月30日預計40年后該核電站核設施棄置時,將發(fā)生棄置費用20000萬元,金額較大。在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相關期間通貨膨脹等因素下確定的折現(xiàn)率為5%。已知:利率為5%,期數(shù)為40期的復利現(xiàn)值系數(shù)為0.1420。假定計提固定資產折舊記入“生產成本”科目,2016年下半年該固定資產生產的電力產品尚未對外銷售。甲公司會計處理如下:借:固定資產200000貸:在建工程200000借:生產成本2500貸:累計折舊2500(3)經董事會批準,甲公司2016年9月30日與乙公司簽訂一項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將位于城區(qū)的辦公用房轉讓給乙公司。合同約定,辦公用房轉讓價格為3100萬元,乙公司應于2017年1月15日前支付上述款項;甲公司應協(xié)助乙公司于2017年2月1日前完成辦公用房所有權的轉移手續(xù),假定不考慮辦公用房轉讓過程中發(fā)生的相關稅費。甲公司該辦公用房系2011年3月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成本為49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100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至2016年9月30日簽訂銷售合同時尚未計提減值準備。2016年度,甲公司對該辦公用房共計提了240萬元折舊,相關會計處理如下:借:管理費用240貸:累計折舊240
題目:根據(jù)事項(1)至(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1)事項(1)甲公司會計處理不正確。理由:購買固定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固定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xiàn)值為基礎確定。購買價款與其現(xiàn)值的差額在信用期間內采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
固定資產入賬金額=2000×2.4869=4973.8(萬元);
2016年固定資產應計提折舊金額=4973.8÷5×9/12=746.07(萬元);
2016年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4973.8×10%×9/12=373.04(萬元)。
更正的會計分錄如下:
借:未確認融資費用1026.2(6000-4973.8)
貸:固定資產1026.2
借:累計折舊153.93(900-746.07)
貸:管理費用153.93
借:財務費用373.04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373.04
(2)事項(2)甲公司會計處理不正確。理由:棄置費用的現(xiàn)值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并計提折舊;棄置費用終值與現(xiàn)值的差額應按實際利率法分期確認為財務費用。棄置費用的現(xiàn)值=20000×0.1420=2840(萬元)。
更正的會計分錄如下:
調整固定資產初始入賬價值
借:固定資產2840
貸:預計負債2840
補提固定資產折舊
借:庫存商品35.5(2840÷40×6/12)
貸:累計折舊35.5
【提示】由于題目中假定“2016年下半年該固定資產生產的電力產品尚未對外銷售”,說明相關產品成本尚未結轉至主營業(yè)務成本,所以這里補提折舊時計入庫存商品。
確認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71(2840×5%×6/12)
貸:預計負債71
(3)事項(3)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劃分為持有待售的固定資產應當對其預計凈殘值進行調整。同時從劃歸為持有待售之日起停止計提折舊。
至2016年9月30日累計計提折舊額=(4900-100)/20/12×66=1320(萬元),賬面價值=4900-1320=3580(萬元),2016年1至9月份計提折舊額=(4900-100)/20/12×9=180(萬元),應計提減值準備金額=3580-3100=480(萬元)。
更正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480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480
借:累計折舊60(240-180)
貸:管理費用6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和(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和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前期差錯處理,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不考慮所得稅費用和盈余公積的調整)
- 2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至(5),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 3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至(5),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調整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 4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8),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
- 5 【綜合題(主觀)】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分別注明其序號)。
- 6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和(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和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前期差錯處理,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不考慮所得稅費用和盈余公積的調整)
- 7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和(3),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和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前期差錯處理,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不考慮所得稅費用和盈余公積的調整)
- 8 【計算分析題】根據(jù)資料(1)和(2),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會計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會計差錯更正按當期差錯處理,不要求編制結轉損益的會計分錄)
- 9 【綜合題(主觀)】根據(jù)資料(1)至(4),逐項判斷甲公司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并編制更正有關差錯的會計分錄。(有關差錯更正按前期差錯處理,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合并編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會計分錄,不考慮所得稅費用和盈余公積的調整)。
- 10 【綜合題(主觀)】逐項判斷上述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只需注明其序號)。
- 某公司準備向不特定對象發(fā)行證券,下列發(fā)行計劃必須由承銷團承銷的是( )。
- 甲公司擁有乙公司80%的股權,擁有丙公司70%的股權,擁有丁公司45%的股權,擁有戊公司20%的股權。乙公司擁有戊公司40%的股權。乙公司已發(fā)生巨額虧損;丙公司屬于金融租賃公司,因出現(xiàn)支付危機,已被相關金融監(jiān)管部門接管;甲公司與丁公司其他股東簽訂協(xié)議,受托管理、控制丁公司。不考慮其他因素,則下列公司中應納入甲公司合并報表合并范圍的有()。
- 國際金融組織向中國政府和居民企業(yè)提供優(yōu)惠貸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免征企業(yè)所得稅。()
- 市場對策權是接受調控和規(guī)制的市場主體從事市場經濟活動的一種強制性權利。()
- 處于衰退期的企業(yè)在制定收益分配政策時,應當優(yōu)先考慮企業(yè)積累。()
- 處于初創(chuàng)階段的公司,一般不宜采用的股利分配政策有()。
- 企業(yè)對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進行折算時,應采用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折算的有( )。
- 采用因素分析法時,必須注意的問題包括( )。
- 計算各投資中心的剩余收益,并據(jù)此評價各投資中心的業(yè)績。
- 在確定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時,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下列各項處理中,不正確的是()。
- 計算表中用字母代表的數(shù)值。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mA1P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