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億題庫APP
聯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0年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知識》考試共105題,分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小編每天為您準備了5道每日一練題目(附答案解析),一步一步陪你備考,每一次練習的成功,都會淋漓盡致的反映在分數上。一起加油前行。
1、政府為擴大社會投資規(guī)模,通過稅收優(yōu)惠等方式激勵私人投資,引導國民經濟運行,這體現了財政政策的()功能。 【單選題】
A.穩(wěn)定
B.協(xié)調
C.導向
D.控制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財政政策的功能。財政政策的導向功能體現在,通過財政分配和管理活動,調整人們的物質利益,進而調節(jié)企業(yè)和個人的經濟行為,引導國民經濟運行。
2、關于短期成本曲線的說法,錯誤的有( )?!径噙x題】
A.總成本曲線從原點開始,并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并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C.總可變成本曲線從原點開始,并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總可變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并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E.總固定成本曲線是平行于橫軸的一條直線
正確答案:A、D
答案解析:總成本曲線從縱軸一個截點即產量為零時總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個點開始,隨產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開始時是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當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當產量為零時,總可變成本為零,隨著產量的增加,總可變成本逐步上升,開始以遞減的增長率上升,產量達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遞增的增長率上升??偪勺兂杀厩€是從原點開始的。
3、增長速度可以表示為()?!締芜x題】
A.報告期增長量與基期水平的差
B.發(fā)展水平之比
C.報告期增長量與基期水平的比值
D.發(fā)展速度加一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增長速度的含義。增長速度是報告期增長量與基期水平的比值。
4、負債類賬戶的發(fā)生額與余額之間的關系是()。【單選題】
A.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期末余額
B.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fā)生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期末余額
C.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本期借方發(fā)生額=期末余額
D.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fā)生額=期末余額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賬戶的基本關系。期初余額與期末余額的基本關系是: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增加發(fā)生額-本期減少發(fā)生額。對于資產、成本、費用類賬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借方發(fā)生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對于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類賬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貸方發(fā)生額-本期借方發(fā)生額。
5、根據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收劃分為()?!締芜x題】
A.地方稅
B.中央稅
C.營業(yè)稅
D.中央地方共享稅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的主要內容。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中,將維護國家權益、實施宏觀調控所必需的稅種劃分為中央稅;將同經濟發(fā)展直接相關的主要稅種劃分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將適合地方征管的稅種劃分為地方稅。
69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科目特點是什么?: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科目特點:學習內容多,考核全面,涉及的知識廣泛。共37章的內容,分為六個模塊,分別是:經濟學基礎、財政、貨幣與金融、統(tǒng)計、會計、法律。中級經濟基礎的考試難度不算大,140分的總分,超過84分就能通過,部分地區(qū)有所不同??荚嚳傮w上屬于考試范圍比較廣但是難度較低的考試,真題中大部分題目屬于理解記憶型題目。
51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章節(jié)是怎樣分類的?: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章節(jié)是怎樣分類的?《經濟基礎知識》總共37章,分為6部分,分別是:1-10章為經濟學基礎,11-17章為財政部分,18-22章為貨幣金融,23-27為統(tǒng)計部分,28-32章為會計部分,33-37章為法律部分。
104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考試出題難不難?:中級經濟師考試《經濟基礎》考試出題難不難?從歷年經濟師考試試卷了解,中級經濟基礎考試的共性是考核不深,整本書均有可能成為考點,但是考核基本都是對教材原文的考察??荚嚤容^靈活、考點細致。試卷出題考點涉及兩個方面:①是以往真題考察過的知識點:包括原題考點及原題相關考點。②是以往真題未考察 過的知識點:教材新增內容及真題未考察過的原教材考點。
04:172020-05-18
02:552020-05-15
05:342020-05-14
03:062020-05-14
03:102020-05-13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