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選題某公司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債務資金200萬元,無優(yōu)先股,債務資本成本為7%,所得稅稅率為30%,權益資金2000萬元,普通股的成本為15%,則企業(yè)價值比較法下,公司此時股票的市場價值為( )萬元。
- A 、2268
- B 、2240
- C 、3200
- D 、2740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正確答案:B】
股票的市場價值=[500×(1-30%)-200×7%]/15%=2240(萬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綜合題(主觀)】某公司息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資金全部由普通股資金組成,股票賬面價值為4000萬元,股票的貝塔系數(shù)為1.2,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該公司認為目前的資本結構不夠合理,沒有發(fā)揮財務杠桿的作用,準備發(fā)行債券購回部分股票的方法預以調整。假設長期債務的現(xiàn)值等于其面值。經(jīng)咨詢調查,企業(yè)擬采取以下三種方案:甲方案:發(fā)行債券400萬元,年利率為10%,由于增加負債,估計股票的貝塔系數(shù)為1.35;乙方案:發(fā)行債券600萬元,年利率為12%,由于增加負債,估計股票的貝塔系數(shù)為1.54;丙方案:發(fā)行債券800萬元,年利率為14%,由于增加負債,估計股票的貝塔系數(shù)為2。目前無風險收益率為10%,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為15%。要求:(1)計算各方案的權益資本成本;(2)計算各方案的股票市場價值、公司市場價值;(3)計算各方案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采用市場價值權數(shù));(4)采用公司價值分析法,作出方案的決策。
- 2 【綜合題(主觀)】某公司息前稅前利潤為600萬元,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公司目前總資金為2000萬元,其中80%由普通股資金構成,股票賬面價值為1600萬元,20%由債券資金構成,債券賬面價值為400萬元,假設債券市場價值與其賬面價值基本一致。該公司認為目前的資本結構不夠合理,準備用發(fā)行債券購回股票的辦法予以調整。經(jīng)咨詢調查,目前債務利息和權益資本的成本情況見表1:
要求:(1)填寫表1中用字母表示的空格。(2)填寫表2公司市場價值與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以市場價值為權重)中用字母表示的空格。
(3)根據(jù)表2的計算結果,確定該公司最優(yōu)資本結構。
- 3 【綜合題(主觀)】若企業(yè)預計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時應如何籌資;
- 4 【單選題】某公司年息稅前利潤為1200萬元,假設息稅前利潤可以永續(xù),該公司永遠不增發(fā)或回購股票,凈利潤全部作為股利發(fā)放。負債金額為800萬元,平均所得稅稅率為25%(永遠保持不變),企業(yè)的稅后債務成本為6%(等于負債稅后利息率),市場無風險利率為5%,市場組合收益率為10%,該公司股票的貝塔系數(shù)為1.4,年稅后利息永遠保持不變,權益資本成本永遠保持不變,則股票的市場價值為(?。┰?。
- A 、 7100
- B 、 7200
- C 、 7000
- D 、 10000
- 5 【單選題】某公司2009年稅后利潤1000萬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資資本1500萬元,公司的目標資本結構是權益資本占60%,債務資本占40%,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增加投資資本1500萬元之后資產(chǎn)總額增加()萬元。
- A 、1000
- B 、1500
- C 、900
- D 、500
- 6 【單選題】某公司本年的股東權益為500萬元,凈利潤為100萬元,利潤留存率為40%,預計下年的股東權益、凈利潤和股利的增長率均為4%。該公司的β為2,國庫券利率為4%,市場平均股票風險溢價率為5%,則該公司的內在市凈率為( )。
- A 、1.25
- B 、1.2
- C 、1.04
- D 、1.4
- 7 【計算分析題】若企業(yè)預計的息稅前利潤為500萬元,應如何籌資;
- 8 【單選題】某公司2016年的稅后利潤是1200萬元,2017年年初討論分配股利的數(shù)額。預計2015年公司需要增加投資200萬元,公司目前的資本結構是權益資本占70%,債務資本占30%,未來計劃繼續(xù)保持該資本結構。按法律規(guī)定,至少提取10%的公積金,假如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公司應分配股利()萬元。
- A 、1060
- B 、1250
- C 、1160
- D 、1300
- 9 【單選題】某公司息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債務資金為400萬元,債務稅前利息率為6%,所得稅稅率為25%,權益資金為5200萬元,普通股資本成本為12%,則在企業(yè)價值比較法下,公司此時股票的市場價值為(?。┤f元。
- A 、2200
- B 、6050
- C 、6100
- D 、2600
- 10 【單選題】某公司息稅前利潤為1000萬元,債務資金為400萬元,債務稅前利息率為6%,所得稅稅率為25%,權益資金為5200萬元,普通股資本成本為12%,則在企業(yè)價值比較法下,公司此時股票的市場價值為(?。┤f元。
- A 、2200
- B 、6050
- C 、6100
- D 、2600
熱門試題換一換
- 長江公司2011年度的財務報告于2012年3月20日批準報出,內部審計入員2012年1月份在對2011年度財務報告審計過程中,注意到下列事項: (1)2011年1月12日,長江公司收到政府下?lián)苡糜谫徺I檢測設備的補助款1200萬元,并將其計入營業(yè)外收入。2011年3月25日,與上述政府補助相關的檢測設備安裝完畢,并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該設備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 (2)2011年10月20日,長江公司將應收黃河公司賬款轉讓給甲銀行并收訖轉讓價款480萬元。轉讓前,長江公司應收黃河公司全部賬款的余額為600萬元,已計提壞賬準備為100萬元,公允價值為480萬元。根據(jù)轉讓協(xié)議約定,當黃河公司不能償還貨款時,甲銀行不能向長江公司追索,應自行承擔所轉讓應收賬款的壞賬風險。對于上述應收賬款轉讓,長江公司將收到的轉讓款項480萬元計入短期借款。 (3)2011年12月10日,長江公司向甲公司賒銷一批產(chǎn)品,售價(不含增值稅)為200萬元,成本為160萬元。長江公司已于2011年確認上述營業(yè)收入,并結轉營業(yè)成本。2012年1月15日,因質量問題,甲公司將上述購買的產(chǎn)品退還給長江公司。長江公司收到該批退回的產(chǎn)品后,相應沖減了2012年1月的營業(yè)收入和營業(yè)成本。 (4)2011年6月30日,長江公司與乙公司達成一筆售后租回交易,將一棟新建辦公樓出售給乙公司后再租回,租賃期開始日為2011年6月30日,租期為20年,年租金為400萬元。出租時該辦公樓賬面價值為8000萬元,售價為92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長江公司將售價9200萬元與賬面價值8000萬元的差額1200萬元計入了當期損益。長江公司對辦公樓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 (5)長江公司于2011年1月1日購入10套商品房,每套商品房購入價為200萬元,并以低于購入價20%的價格出售給10名公司高級管理人理人員,出售住房的合同中規(guī)定這部分管理人員至少為公司服務10年。長江公司將購入價2000萬元與售價1600萬元的差額400萬元直接計入2011年管理費用。 (6)長江公司2011年12月31日發(fā)行認股權和債券分離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2000萬元,債券期限為2年,票面年利率1.5%。長江公司合計收到人民幣2200萬元,其中不附認股權且其他條件相同的公司債券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長江公司會計處理時將收到款項全部計入“應付債券”科目。 假定: (1)長江公司按凈利潤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2)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3)合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及調整“盈余公積”。 要求: (1)針對資料(1),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會計分錄。 (2)針對資料(2),逐項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會計分錄。 (3)針對資料(3),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分錄。 (4)針對資料(4),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分錄。 (5)針對資料(5),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分錄。 (6)針對資料(6),判斷長江公司的相關會計處理是否恰當,并簡要說明理由;若不正確,編制更正差錯的會計分錄。 (7)合并結轉“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及調整“盈余公積”。
- 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關于公司設立分公司和子公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操作風險是企業(yè)在進行基本的操作時經(jīng)受的風險,這種風險有時并不起眼,但對企業(yè)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因此許多企業(yè)都十分重視對操作風險的管理。操作風險的管理過程中所涉及的關鍵領域包括()。
- 某生產(chǎn)型企業(yè),銷售業(yè)務以賒銷為主,采購業(yè)務以賒購為主,與同行業(yè)競爭對手相比,流動比率偏低而速動比率偏高,則可以推斷影響該企業(yè)短期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是(?。?/a>
- 如果識別出以前未識別的重大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做出以下考慮正確的有(?。?。
- 下列人員中,需要遵守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 ?。?。
- 市場增加值的優(yōu)點包括( )。
- 北京某集團公司在廣西、云南等地區(qū)搞了很多收購項目,本想實現(xiàn)“低成本擴張”,但由于事前沒有認真研究這些地區(qū)被收購企業(yè)與本集團公司的業(yè)務組合關系,到頭來,低成本擴張變成了“扶貧”。3年后,該公司不得不宣布收縮戰(zhàn)線。根據(jù)以上案例可以判斷,該公司在并購過程中如果因此導致并購失敗,可能的原因是( )。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p1e6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