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億題庫APP
聯(lián)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4年MBA考試《邏輯》考試共30題,分為邏輯推理。小編為您整理第三章 推導5道練習題,附答案解析,供您備考練習。
1、今年所有向甲大學申請獎學金的學生同時也向乙大學申請獎學金。甲、乙兩所大學各同意給予半數(shù)的申請者每人一個全獎。因此,所有這些申請者就都獲得了一份全獎。上述推論基于以下哪項假設()?!具壿嬐评怼?/p>
A.所有申請者既符合甲大學的入學要求,又符合乙大學的入學要求
B.所有的申請者都愿意接受甲、乙大學的獎學金資助
C.甲、乙兩所大學沒有給同一個申請者以全額獎學金
D.沒有任何一個申請者向第三家大學申請獎學金
E.沒有任何一個申請者在今年以前向甲大學或是乙大學提過申請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由于“所有申請甲大學的同時向乙大學申請”,意味著“甲大學申請者小于等于乙大學申請者”;當“甲乙大學各給予申請者半數(shù)全獎”,推得“所有申請者都獲得全獎”必須有兩個假設,一是“乙大學申請者也向甲大學申請”,二是“沒有同一人獲得兩所學校獎學金”,后一假設即C選項。
2、一些麋鹿的骨盆骨與所有豬的骨盆骨具有相同的特征。雖然不是所有的麋鹿都有這些特征,但是一些動物學家聲稱,所有具有這些特征的動物都是麋鹿。如果以上陳述和動物學家的聲明都是真的,以下哪項也一定是真的()?!具壿嬐评怼?/p>
A.麋鹿與豬的相似之處要多于它與其他動物的相似之處
B.一些麋鹿與豬在其他方面的不同之處要少得多
C.所有動物,如果它們的骨盆骨具有相同的特征,那么它們的其他骨骼部位一般也會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D.所有的豬都是麋鹿
E.所有的麋鹿都是豬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因為“所有豬都具有這些特征”,并且“所有具有這些特征的動物都是麋鹿”,所以“所有的豬都是麋鹿”。盡管該答案從內容上看很荒謬,但卻是正確答案。
3、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因為西寧的海拔高于西安,因此,西寧的空氣比西安稀薄。以下哪項中的推理與題干的最為類似()?!具壿嬐评怼?/p>
A.一個人的年齡越大,他就變得越成熟。老張的年齡比他的兒子大,因此,老張比他的兒子成熟
B.一棵樹的年頭越長,它的年輪就越多。老張院子中槐樹的年頭比老李家的槐樹年頭長,因此老張家的槐樹比老李家的年輪多
C.今年馬拉松冠軍的成績比前年好。張華是今年的馬拉松冠軍,因此,他今年的馬拉松成績比他前年的好
D.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上,產(chǎn)品質量越高并且廣告投入越多,產(chǎn)品需求就越大。甲公司投入的廣告費比乙公司的多,因此,市場上對甲公司產(chǎn)品的需求量更大
E.一種語言的詞匯量越大,越難學。英語比意大利語難學,因此,英語的詞匯量比意大利語大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此題較難,題干推理類似于三段論,即甲越大則乙越大;A比B的甲大,所以A比B的乙大。類似結構是B選項,所以正確答案選B。A選項之所以不選,在于“一個人年齡越大,他就變得越成熟”是同一個人前后相比更加成熟,而不是不同的人相比。
4、《神奇植物學雜志》創(chuàng)刊號中對神奇植物的介紹有:有些裸子植物是落葉植物,所有裸子植物都不是針葉植物。據(jù)此,張教授認為,有些落葉植物肯定不能生長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張教授是依據(jù)以下哪一項做出的結論()?!具壿嬐评怼?/p>
A.針葉植物都生長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
B.有些針葉植物生長在海拔低于1000米的地方
C.在海拔低于1000米的地方生長的植物都是針葉植物
D.裸子植物都是神奇植物
E.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生長的植物都是針葉植物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屬于三段論補充前提,將題干中出現(xiàn)兩遍的概念“裸子植物”“落葉植物”劃去,只出現(xiàn)一遍的概念是“針葉植物”和“生長在海拔超過1000米的地方”,兩者是肯定關系,后者在結論中周延,所以前提要保證其周延,故答案選E。
5、以下是關于某中學甲班同學參加夏令營的三個斷定:(1)甲班有學生參加了夏令營;(2)甲班所有學生都沒有參加夏令營;(3)甲班的蔡明沒有參加夏令營。如果這三個斷定中只有一項為真,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具壿嬐评怼?/p>
A.甲班同學并非都參加了夏令營
B.甲班同學并非都沒有參加夏令營
C.甲班參加夏令營的學生超過半數(shù)
D.甲班僅蔡明沒有參加夏令營
E.甲班僅蔡明參加了夏令營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已知條件(1)和(2)矛盾,其中必有一真,所以(3)假,推知“蔡明參加了夏令營”,從而推出(1)真(2)假。從“蔡明參加了夏令營”,可以推知“甲班同學并非都沒有參加夏令營”為真,即B選項是正確答案。
05:312020-05-15
02:382020-05-15
04:042020-05-15
03:352020-05-15
04:002020-05-15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