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相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經相關部門批準,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分離交易可轉換公司債券200萬份,每份面值為100元??赊D換公司債券發(fā)行價格總額為20000萬元,發(fā)行費用為378.77萬元,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限為2年,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年利率為第一年1%,第二年2%,次年的1月1日支付上一年利息。債券發(fā)行時同期普通債券市場年利率為4%。已知部分復利現(xiàn)值系數:
(2)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11年度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12年債券利息和償還本金。 (3)債券發(fā)行時,每張債券的認購入可獲得公司配發(fā)的12份認股權證,權證總量為2400萬份,該認股權證為歐式認股權證,行權比例為1:1(即每份認股權證可認購1股A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行權價格為7元/股,認股權證存續(xù)期為15個月,行權期為認股權證存續(xù)期最后五個交易日(行權期間權證停止交易)。假定債券和認股權證發(fā)行當日即上市,2011年12月31日權證公允價值2元,最后交易日權證公允價值1.8元,假設權證持有人在2012年3月31日全部行權。 (4)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所有者權益總額186000萬元,其中普通股總數為80000萬股,每股1元,資本公積36000萬元,盈余公積18000萬元,未分配利潤52000萬元。2011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40000萬元,該股票當期平均市價為12元/股。2012年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48000萬元,1~3月份該股票平均市價為10元/股。 (5)甲公司擬以發(fā)行債券所籌集的資金收購乙公司股權。甲公司2011年6月與乙公司股東B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甲公司支付8500萬元購買B公司所持有的乙公司80%股權;上述股權交易合同分別經各公司股東大會批準并于2011年7月1日執(zhí)行并辦理完備所有相關手續(xù),合并前甲公司與乙公司沒有關聯(lián)關系,其后甲公司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該合并為應稅合并。 (6)乙公司2011年7月1日可辨認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8000萬元,包括股本2000萬元,資本公積4200萬元,盈余公積8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杀嬲J凈資產公允價值為10000萬元。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系由一棟辦公用房所致,該房產成本為9000萬元,預計使用30年,已經使用1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自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股權起到2011年12月31日的期間內,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200萬元,分配現(xiàn)金股利600萬元,在實現(xiàn)的凈利潤中包括乙公司將成本為1000萬元的存貨以1500萬元銷售給甲公司,甲公司尚有70%沒有實現(xiàn)對外銷售。 (7)本題中各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均為25%,按年度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假設甲、乙公司均無其他被投資單位,除所得稅外,不考慮其他稅費和相關因素的影響。 要求: (1)計算2011年1月1日債券發(fā)行時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金額; (2)計算2011年12月31日債券的攤余成本; (3)填列下表相應內容;
(4)寫出有關債券的會計分錄; (5)寫出有關權證行權的會計分錄,說明該權證的屬性以及發(fā)行日和后續(xù)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 (6)計算甲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計算結果用四位小數表示); (7)計算甲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編制的合并利潤表中以下數據:①投資收益;②歸屬于甲公司凈利潤;③少數股東損益。 (8)計算甲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編制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以下數據:①股本;②資本公積;③盈余公積;④未分配利潤;⑤少數股東權益;⑥商譽。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1)計算2011年1月1日債券發(fā)行時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初始確認:①2011年1月1日發(fā)行時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相對公允價值的確認發(fā)行時負債成份相對公允價值=20000×1%×0.9615+20000×102%×0.9246=19054.14(萬元);發(fā)行時權益成份相對公允價值=20000-19054.14=945.86(萬元)。
②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負債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19054.14/20000×378.77=360.86(萬元);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378.77-360.86=17.91(萬元)。③2011年1月1日計算分攤發(fā)行費用以后的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賬面價值負債成份=19054.14-360.86=18693.28(萬元);權益成份=945.86-17.91=927.95(萬元)。
(2)計算2011年12月31日攤余成本:①計算確定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實際利率設實際利率為5%,其現(xiàn)值=20000×1%×0.9524+20000×1.02%×0.9070=18693.28(萬元);確定實際利率為5%。②計算2011年12月31日債券的攤余成本2011年12月31日債券的攤余成本=18693.28+18693.28×5%-20000×1%=18693.28+934.66-200=19427.94(萬元)。(3)填列下表:

(4)寫出有關債券的會計分錄:
①2011年1月1日發(fā)行:借:銀行存款 19621.23(20000-378.77)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1306.72 貸: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20000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27.95
②2011年12月31日計息和2012年1月1日付息:借:財務費用 934.66 貸:應付利息 200(20000×1%)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734.66 借:應付利息 200 貸:銀行存款 200
③2012年12月31日計息和2013年1月1日支付利息和本金:借:財務費用 972.06 貸:應付利息400(20000×2%)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調整) 572.06 借:應付利息400 應付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20000 貸:銀行存款 20400
(5)寫出有關權證行權的會計分錄,說明該權證的屬性以及發(fā)行日和后續(xù)資產負債表日的會計處理:借:銀行存款 16800(7×200×12)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927.95 貸:股本 24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5327.95
甲公司將通過交付固定數額的自身權益工具以獲取固定數額的現(xiàn)金,所以該權證屬于權益工具,應在收到款項時直接增加所有者權益,權益工具公允價值的變化不在財務報表中確認。因此該權證發(fā)行日和后續(xù)資產負債表日不需要作會計處理。
(6)計算甲公司2011年和2012年的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
①2011年甲公司2011年基本每股收益=40000/80000=0.5(元/股);甲公司2011年調整增加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400-2400×7/12)×12/12=1000(萬股);甲公司2011年稀釋每股收益=40000/(80000+1000)=0.4938(元/股)。
②2012年甲公司2012年基本每股收益=48000/(80000+2400×9/12)=48000/81800=0.5868(元/股);甲公司2012年調整增加普通股加權平均數=(2400-2400×7/10)×3/12=180(萬股);甲公司2012年稀釋每股收益=48000/(81800+180)=0.5855(元/股)。
(7)計算甲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編制的合并利潤表中以下數據:
①投資收益=扣除對子公司投資收益余額=0;
②歸屬于甲公司凈利潤:經過調整后的乙公司凈利潤=1200-(1500-1000)×70%×75%-2000/20×6/12×75%=900(萬元);歸屬于甲公司凈利潤=母公司凈利潤+調整后權益法投資收益-成本法投資收益=40000+900×80%-600×80%=40000+240=40240(萬元);
③少數股東損益=900×20%=180(萬元)。
(8)計算甲公司在2011年12月31日編制的合并資產負債表中以下數據:
①股本=母公司股本=80000萬元;
②資本公積=歸屬于母公司資本公積=36000萬元;
③盈余公積=母公司盈余公積=18000萬元;
④未分配利潤=母公司未分配利潤+經調整子公司本期凈利潤份額-子公司本期分配凈利潤份額=52000+240=52240(萬元);
⑤少數股東權益=按照合并日公允價值和抵消內部(逆流)交易調整后的子公司權益份額=(10000+900-600)×20%=2060(萬元);
⑥商譽=8500-10000×80%=500(萬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綜合題(主觀)】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7年至20×9年度有關業(yè)務資料如下:(1)20×7年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46 500萬元(其中,股本總額為10 000萬元,每股面值為1元;資本公積為30 000萬元;盈余公積為6 0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00萬元)。20×7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股本與資本公積項目未發(fā)生變化。20×8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預案:①按20×7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②以20×7年12月31日的股本總額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4股,共計轉增4 000萬股。20×8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同時決定分派現(xiàn)金股利300萬元。20×8年6月10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xù)。(2)20×8年度,甲公司發(fā)生凈虧損3 142萬元。(3)20×9年度,甲公司實現(xiàn)利潤總額1 500萬元。2×10年5月10日甲公司股東大會決定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要求:(1)計算20×8年資產負債表中“資本公積”項目的期末余額。(2)計算20×8年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末余額。(3)編制2×10年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的會計分錄。(“利潤分配”、“盈余公積”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2 【綜合題(主觀)】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為上市公司,其相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經相關部門批準,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發(fā)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還本的可轉換公司債券2000萬份,每份面值為100元??赊D換公司債券發(fā)行價格總額為200000萬元,發(fā)行費用為3200萬元,實際募集資金已存入銀行專戶。根據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期限為3年,自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票面年利率為:第一年1.5%,第二年2%,第三年2.5%;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利息自發(fā)行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起息日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發(fā)行之日即2011年1月1日,付息日為可轉換公司債券發(fā)行之日起每滿一年的當日,即每年的1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發(fā)行1年后可轉換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轉股價格為每股10元,每份債券可轉換為10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的資金專項用于生產用廠房的建設。 (2)甲公司將募集資金陸續(xù)投入生產用廠房的建設,截至2011年12月31日,全部募集資金已使用完畢。生產用廠房于2011年12月31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 (3)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11年度可轉換公司債券利息3000萬元。 (4)2012年7月1日,由于甲公司股票價格漲幅較大,全體債券持有人將其持有的可轉換公司債券全部轉換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5)其他資料如下:①甲公司將發(fā)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的負債成份劃分為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負債。②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無債券發(fā)行人贖回和債券持有人回售條款以及變更初始轉股價格的條款,發(fā)行時二級市場上與之類似的沒有附帶轉換權的債券市場利率為6%。③在當期付息前轉股的,不考慮利息的影響,按債券面值及初始轉股價格計算轉股數量。④不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6)本題涉及的復利現(xiàn)值系數和年金現(xiàn)值系數如下:①復利現(xiàn)值系數表
要求: (1)計算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的公允價值。 (2)計算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和權益成份應分攤的發(fā)行費用。 (3)編制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 (4)計算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的實際利率及2011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并編制甲公司確認及支付2011年度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 (5)計算甲公司可轉換公司債券負債成份2012年6月30日的攤余成本,并編制甲公司確認2012年上半年利息費用的會計分錄。 (6)編制甲公司2012年7月1日可轉換公司債券轉換為普通股股票時的會計分錄。
- 3 【綜合題(主觀)】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有關業(yè)務資料如下:(1)2012年1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20000萬元,其中股本10000萬元(每股面值1元),資本公積5000萬元,盈余公積3000萬元,未分配利潤2000萬元。甲公司按照年度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在虧損尚未彌補前暫停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000萬元。(2)2013年3月10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方案:①以2012年12月31日的股份總額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2股,計2000萬股;②以2012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為基礎提取10%法定盈余公積后以及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以2012年12月31日的股份總額為基數,合計向股東分配每10股1元的現(xiàn)金股利,計1000萬元;2013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2013年6月10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xù)。2013年度,甲公司發(fā)生凈虧損2500萬元。(3)2014年年末甲公司以每股3元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擬注銷減資。2014年度,甲公司實現(xiàn)利潤總額300萬元。(4)2015年1月,在辦理相關手續(xù)后甲公司注銷了500萬庫存股;2015年5月9日,甲公司股東大會決定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2014年12月31日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2015年度,甲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900萬元。已知:甲公司可用虧損后5年稅前利潤彌補虧損。要求:計算甲公司2012年至2015年年末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各項目金額并填入下表。

- 4 【綜合題(主觀)】軒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宇公司)20×6年至20×9年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 (1)20×6年11月1日,軒宇公司與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A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軒宇公司收購A公司股份總額的30%,收購價格為44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xié)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生效日為20×7年1月1日。軒宇公司取得該項股權后,能夠參與A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的制定,達到重大影響。 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于20×6年12月25日經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假定軒宇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A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 (2)20×7年1月1日,A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1 600萬元,其中股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 600萬元(均為20×6年度實現(xiàn)的凈利潤)。 (3)20×7年1月1日,A公司董事會提出20×6年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對該方案進行會計處理后,A公司凈資產總額仍為1 600萬元,其中股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萬元,盈余公積為9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10萬元。 (4)20×7年1月1日,軒宇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44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 (5)20×7年5月8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分配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分配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6)20×7年6月5日,軒宇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 (7)20×7年12月31日,A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A公司由此確認的資本公積為160萬元,并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 (8)20×7年度,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800萬元。2007年投資雙方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 (9)20×8年5月6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7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 (10)20×8年9月,A公司將其成本為1 600萬元的某項商品以2 2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軒宇公司,軒宇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管理,至年末未對外售出。20×8年度,A公司發(fā)生凈虧損400萬元。 (11)20×8年12月31日,軒宇公司對A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00萬元。 (12)20×9年1月1日,A公司增資擴股,因軒宇公司未追加投資,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比例降為15%,并不再對A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判斷確定該股權交易中的股權轉讓日。
- 5 【綜合題(主觀)】 軒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軒宇公司)20×6年至20×9年投資業(yè)務的有關資料如下: (1)20×6年11月1日,軒宇公司與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A公司為非上市公司)股東簽訂股權轉讓協(xié)議。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軒宇公司收購A公司股份總額的30%,收購價格為440萬元,收購價款于協(xié)議生效后以銀行存款支付;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生效日為20×7年1月1日。軒宇公司取得該項股權后,能夠參與A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的制定,達到重大影響。 該股權轉讓協(xié)議于20×6年12月25日經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并依法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假定軒宇公司取得該項投資時,A公司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 (2)20×7年1月1日,A公司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為1 600萬元,其中股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 600萬元(均為20×6年度實現(xiàn)的凈利潤)。 (3)20×7年1月1日,A公司董事會提出20×6年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對該方案進行會計處理后,A公司凈資產總額仍為1 600萬元,其中股本為800萬元,資本公積為200萬元,盈余公積為9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10萬元。 (4)20×7年1月1日,軒宇公司以銀行存款支付收購股權價款440萬元,并辦理了相關的股權劃轉手續(xù)。 (5)20×7年5月8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6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分配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分配現(xiàn)金股利400萬元。 (6)20×7年6月5日,軒宇公司收到A公司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 (7)20×7年12月31日,A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增加,A公司由此確認的資本公積為160萬元,并進行了相應的會計處理。 (8)20×7年度,A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800萬元。2007年投資雙方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 (9)20×8年5月6日,A公司股東大會通過20×7年度利潤分配方案。該方案如下: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按實現(xiàn)凈利潤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不分配現(xiàn)金股利。 (10)20×8年9月,A公司將其成本為1 600萬元的某項商品以2 2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軒宇公司,軒宇公司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管理,至年末未對外售出。20×8年度,A公司發(fā)生凈虧損400萬元。 (11)20×8年12月31日,軒宇公司對A公司投資的預計可收回金額為300萬元。 (12)20×9年1月1日,A公司增資擴股,因軒宇公司未追加投資,其持有的A公司股份比例降為15%,并不再對A公司具有重大影響。 判斷20×8年12月31日該項股權投資是否發(fā)生減值,并編制軒宇公司20×8年度相關的會計分錄。
- 6 【綜合題(主觀)】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BC公司)于2007年5月由A、B、C公司分別一次出資100萬元成立,其設立驗資由X會計師事務所審驗。2011年3月,因公司偷稅被罰款50萬元,2011年4月因ABC公司無力支付M公司到期貨款250萬元。ABC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財產凈值150萬元。M公司于是將X會計師事務所以不實報告為由要求事務所賠償150萬元。經調查發(fā)現(xiàn)驗資存在下列問題,A公司與銀行職員串通編造虛假的100萬元的銀行進賬單和銀行對賬單,注冊會計師予以驗證確認,而實際出資額為50萬元;B公司提供虛假證明以其設備出資100萬元,而實際價值為50萬元,2008年X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發(fā)現(xiàn)該情況后要求B公司追加一臺同樣設備,注冊會計師已經監(jiān)督B公司的設備投入到位,2007年7月因C公司資金運轉困難向ABC公司借款50萬元,經公司管理層會議同意后借款,至今未歸還。要求:(1)為了支持訴訟請求,M公司應當向法院提出哪些理由?(2)指出注冊會計師應向法院提出哪些辯護理由?(3)M公司僅控告X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妥當?假定該驗資報告被認定為不實報告,ABC公司、A、B、C公司均有能力賠償,你認為本案中賠償金額如何界定?請說明理由。
- 7 【綜合題(主觀)】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20×9年至2×11年度有關業(yè)務資料如下: (1)20×9年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46500萬元(其中,股本總額為1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1元;資本公積為30000萬元;盈余公積為60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500(萬元)。 20×9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400萬元,股本與資本公積項目未發(fā)生變化。 2×10年3月1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預案: ①按20×9年度實現(xiàn)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②以20×9年12月31日的股本總額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股本溢價)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4股,共計轉增4000萬股。 2×10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同時決定分派現(xiàn)金股利300萬元。2×10年6月10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xù)。 (2)2×10年度,甲公司發(fā)生凈虧損3142萬元。 (3)2×11年4月9日,甲公司股東大會決定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賬面累計未彌補虧損200萬元。 要求: (1)編制甲公司2×10年3月提取法定盈余公積的會計分錄。 (2)編制甲公司2×10年5月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的會計分錄。 (3)編制甲公司2×10年6月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會計分錄。 (4)編制甲公司2×10年度結轉當年凈虧損的會計分錄。 (5)編制甲公司2×11年4月以法定盈余公積彌補虧損的會計分錄。(“利潤分配”、“盈余公積”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
- 8 【單選題】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自20×9年1月1日起,將所得稅核算方法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考慮到技術進步因素,自20×9年1月1日起將一套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為8年,同時將折舊方法由平均年限法改為雙倍余額遞減法。按稅法規(guī)定,該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為10年,按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凈殘值為零。該生產設備原價為 900萬元,已計提折舊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凈殘值為零。甲公司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題。 下列各項中,表述正確的是( )。
- A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 B 、所得稅核算方法的變更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 C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變更應當進行追溯調整
- D 、所得稅核算方法的變更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 9 【多選題】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有關業(yè)務資料如下:(1)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20000萬元,其中股本10000萬元(每股1元),資本公積5000萬元,盈余公積4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在虧損尚未彌補前暫停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000萬元;(2)2014年3月20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利潤分配預案:①以2013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1股,共計1000萬股;用未分配利潤每10股派發(fā)0.5元的現(xiàn)金股利,共計500萬元。②2014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2014年5月31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xù)。③2014年度,甲公司發(fā)生凈虧損2000萬元。(3)2014年年末甲公司以每股3元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擬注銷。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甲公司對董事會提出的利潤分配預案應進行會計處理
- B 、用資本公積轉增股本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的變動
- C 、股東大會決定分派的現(xiàn)金股利會使所有者權益減少
- D 、甲公司回購本公司股票不影響所有者權益總額變動
- E 、甲公司將回購的本公司股票注銷時會減少股本的金額
- 10 【多選題】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有關業(yè)務資料如下:(1)2013年1月1日,甲公司股東權益總額為20000萬元,其中股本10000萬元(每股1元),資本公積5000萬元,盈余公積4000萬元,未分配利潤1000萬元。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在虧損尚未彌補前暫停提取法定盈余公積。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000萬元;(2)2014年3月20日,甲公司董事會提出如下利潤分配預案:①以2013年12月31日的總股本為基數,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每10股轉增1股,共計1000萬股;用未分配利潤每10股派發(fā)0.5元的現(xiàn)金股利,共計500萬元。②2014年5月5日,甲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批準了董事會提出的預案。2014年5月31日,甲公司辦妥了上述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有關手續(xù)。③2014年度,甲公司發(fā)生凈虧損2000萬元。(3)2014年年末甲公司以每股3元回購本公司股票500萬股擬注銷。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題至第(2)題。關于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余額,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 、股本11000萬元
- B 、資本公積4000萬元
- C 、庫存股500萬元
- D 、盈余公積4100萬元
- E 、未分配利潤-100萬元
- 甲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對外幣交易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丙公司為A股上市公司。甲公司在20×1年至20×2年有以下業(yè)務: 20×1年: (1)20×1年1月3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口銷售商品1萬件,銷售合同規(guī)定的銷售價格為每件900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7.5元人民幣,未收取貨款。 (2)20×1年2月20日收到期初應收賬款300萬美元并兌換為人民幣存入銀行,銀行當日美元買入價為1美元=7.65元人民幣,美元賣出價為1美元=7.55元人民幣。該應收賬款20×0年12月31日余額為300萬美元,折算人民幣金額為2 280萬元。 (3)20×1年3月1日通過股權交易以30 000萬元人民幣從乙公司原股東處購入乙公司80%的股權,成為乙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為境外注冊公司,確定的記賬本位幣為美元,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4 800萬美元(與賬面價值相等),折合人民幣35 520萬元。乙公司股本為4 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3 300萬元,未分配利潤為3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 220萬元。甲、乙公司在合并前不具有關聯(lián)方關系。 (4)甲公司取得乙公司股權后,甲公司決定暫不收回1月3日向乙公司出口產品的應收款項,將其作為長期應收款,實質上構成對乙公司凈投資的一部分。 (5)20×1年4月1日甲公司又將其生產的一批產品出口銷售給乙公司,售價為450萬美元,至20×2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經對外出售該產品,款項尚未結算,甲公司預計下一年度可以收回該款項。 (6)其他資料如下:假設20×1年有關即期匯率情況如下:1月1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7.4元人民幣;1月3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7.5元人民幣;4月1日的即期匯率為1美元=7.2元人民幣;12月31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7.0元人民幣;20×1年平均匯率為1美元=7.2元人民幣。 (7)甲公司、乙公司20×1年合并利潤表、合并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見要求(3)。 20×2年: (1)甲公司通過丙公司實現(xiàn)上市。具體做法是:丙上市公司于20×2年1月10日通過定向增發(fā)本企業(yè)普通股對甲公司進行合并,取得甲公司100%股權。雙方在合并前股東權益如下表所示: (2)其他資料如下: ①20×2年1月30日,丙公司以2股換1股的比例自甲公司原股東處取得了甲公司全部股權。丙公司普通股在20×2年1月30日的每股公允價值為10元,確定甲公司普通股在20×2年1月30日的每股公允價值為20元;丙公司、甲公司每股股票面值均為1元; ②丙公司因評估無形資產增值,使得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64 500萬元; ③假定丙公司與甲公司在合并前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以上業(yè)務不考慮相關稅費和其他因素。 要求: (1)計算甲公司20×1年所發(fā)生的匯兌損益; (2)計算20×1年甲公司對乙公司的合并商譽; (3)填列甲公司與乙公司合并利潤表、合并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 (4)確定20×2年甲公司與丙公司合并業(yè)務的購買方; (5)計算20×2年甲公司與丙公司合并業(yè)務中丙公司需要定向增發(fā)的普通股股數; (6)確定20×2年甲公司與丙公司合并后甲公司原股東持有丙公司的股權比例; (7)計算20×2年甲公司與丙公司合并業(yè)務中合并成本、合并商譽。
- 老王去世了,小王繼承了老王所有的房屋后,將該房屋轉售給葉某。根據物權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 ABC會計師事務所正在制定2011年業(yè)務質量控制制度,經過領導層集體研究,確立了下列質量控制制度: (1)為了培育以質量為導向的內部文化,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建立與業(yè)務規(guī)模相匹配的質量控制部門,由項目合伙人負責執(zhí)行質量控制制度的運作并對質量控制制度承擔最終責任。 (2)無論審計項目組內部的分歧是否得到解決,審計項目組必須保證按時出具審計報告。 (3)為了防范關系密切產生不利影響,會計師事務所決定每5年輪換一次項目合伙人。 (4)為了保證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的客觀性。由項目合伙人挑選不參與審計項目組業(yè)務的注冊會計師擔任項目質量控制復核人員。 (5)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必須在審計報告日后60天之內歸檔,對小企業(yè)財務報表審計工作底稿的歸檔期限不應超過90天。 (6)會計師事務所應當每年至少一次將質量控制制度的監(jiān)控結果如:對以實施監(jiān)控的描述、實施監(jiān)控程序得出的結論以及發(fā)現(xiàn)的某項具體業(yè)務的缺陷等傳達給項目合伙人及會計師事務所內部其他適當的人員。 要求:針對上述(1)至(6)項,分別指出ABC會計師事務所可能違反質量控制準則的情形,并簡要說明理由。
- 下列關于期末標準成本差異的處理中,錯誤的是(?。?/a>
- 編制甲公司在2012年12月31日與該專門借款利息有關的會計分錄。
- 、根據上述資料,回答問題,如有計算,需計算出合計數。計算該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計算土地增值額時準予扣除的取得土地使用權支付的金額。
- 利用風險中性原理,計算看漲期權的股價上行時到期日價值、上行概率及期權價值,利用看漲期權一看跌期權平價定理,計算看跌期權的期權價值。
- 下列關于產品生命周期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a>
- 下列關于主要市場或最有利市場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G7G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