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師案例題 題干:案例四背景資料:某公司承建一橋梁工程。該橋上部結構為16×30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每跨布置T梁30片。T梁橫截面如圖1-1所示。項目部進場后,擬在橋位線路上現(xiàn)有城市次干道旁租地建設T梁預制場,平面布置如圖1-2所示,梁端每端距支撐梁中心線600mm。同時編制了預制場的建設方案:(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2)在梁預制施工時,現(xiàn)澆濕接縫鋼筋不彎折,兩個相鄰預制臺座間要求具有2m寬度的支模及作業(yè)空間;(3)露天鋼材堆場經(jīng)整平碾壓后表面鋪砂厚50mm;監(jiān)理審批預制場建設方案時,指出預制場圍護不符合規(guī)定,在施工過程中發(fā)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雨季導致現(xiàn)場堆放的鋼絞線外包裝腐爛破損,鋼絞線堆放場處于潮濕狀態(tài);事件二:T梁鋼筋綁扎、鋼絞線安裝、支模等工作完成并檢驗合格后,項目部開始澆筑T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采用從一端向另一端全斷面一次性澆筑完成。進場后,項目部編制了實施性總體施工組織設計,內(nèi)容包括:(1)根據(jù)現(xiàn)場條件和設計圖紙要求,建設T梁預制場。預制臺座采用槽式長線臺座,橫向連續(xù)設置8條預制臺座,每條臺座1次可預制T梁4片,預制臺座構造如圖所示。(2)將T梁的預制工作分解成:①清理模板、臺座;②刷涂隔離劑;③鋼筋、鋼絞線安裝;④切除多余鋼絞線;⑤隔離套管封堵;⑥整體放張;⑦整體張拉;⑧拆除模板;⑨安裝模板;⑩澆筑混凝土;養(yǎng)護;吊裝存放等十二道施工工序,并確定了施工工藝流程如圖所示。(3)計劃每條預制臺座的生產(chǎn)(周轉)效率均為10天,即考慮各臺座在正常流水作業(yè)節(jié)拍的情況下,每10天每條預制臺座均可生產(chǎn)4片T梁。(4)施工單位依據(jù)總體進度計劃T梁預制80天后,開始進行吊裝作業(yè),吊裝進度為平均每天吊裝8片T梁。 題目:列式計算完成 T 梁預制所需天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