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推理煙斗和雪茄比香煙對健康的危害明顯要小。吸香煙的人如果戒煙的話,則可以免除對健康的危害,但是如果改吸煙斗或雪茄的話,對健康的危害和以前差不多。 如果上述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斷定最不可能為真()。
- A 、香煙對所有吸香煙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
- B 、煙斗和雪茄對所有吸煙斗和雪茄者健康的危害基本相同
- C 、同時吸香煙、煙斗和雪茄所受到的健康危害,不大于只吸香煙
- D 、吸煙斗和雪茄的人戒煙后如果改吸香煙,則所受到的健康危害比以前大
- E 、煙斗比雪茄對健康的危害要大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正確答案:B】
對于一直吸煙斗和雪茄的人來說,煙斗和雪茄的危害小于香煙;而對于戒煙后改吸煙斗和雪茄的人來說,煙斗和雪茄的危害與香煙一樣。所以煙斗和雪茄對所有吸煙斗和雪茄的人健康危害是不同的,B選項不可能為真,為正確答案,其他選項要么可能為真,如D選項;要么不能確定真假,如選項A、C、E。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邏輯推理】要想精神健康,人必須自尊。人們要保持自尊只能通過不斷贏得他們尊重的其他人的尊重,他們要贏得這種尊重只有通過道德地對待這些人。 下列哪個結論可以從上文推出()。
- A 、精神健康的人將被別人道德地對待
- B 、精神健康的人將道德地對待他們尊重的人
- C 、精神健康的人為了被別人道德地對待必須有自尊
- D 、人們能夠期望被別人道德地對待只有看他們是否尊重別人
- E 、自尊的人很少道德地對待那些他們尊重的人
- 2 【邏輯推理】1998年度的統(tǒng)計顯示,對中國人的健康威脅最大的三種慢性病,按其在總人口中的發(fā)病率排列,依次是乙型肝炎、關節(jié)炎和高血壓。其中,關節(jié)炎和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而乙型肝炎在各個年齡段的發(fā)病率沒有明顯的不同。中國人口的平均年齡,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將呈明顯上升態(tài)勢而逐步進入老人社會。 依據(jù)題干提供的信息,推出以下哪項結論最為恰當()。
- A 、到2010年,發(fā)病率最高的將是關節(jié)炎
- B 、到2010年,發(fā)病率最高的將仍是乙型肝炎
- C 、在1998年至2010年之間,乙型肝炎患者的平均年齡將增大
- D 、到2010年,乙型肝炎患者的數(shù)量將少于1998年
- E 、到2010年,乙型肝炎的老年患者將多于非老年患者
- 3 【邏輯推理】由于雪橇和捆綁技術的提高,在滑雪場坡道上受傷的事故已明顯下降——從1960年的0.9%下降到1990年的0.3%。而其他與滑雪相關的事故,即發(fā)生在滑雪場而不在坡道的事故,卻從1960年的10%上升到1990年的25%。這些事故,如絆倒等,隨著每個滑雪者飲酒量的上升而上升。 如果以上論述為真,以下哪一項不可能為假()。
- A 、隨著滑雪場坡道上事故的減少,其他與滑雪相關的事故數(shù)量有所上升
- B 、1990年發(fā)生在坡道上的事故數(shù)量少于1960年發(fā)生在坡道上的事故數(shù)量
- C 、1990年發(fā)生在滑雪場而不在坡道的事故數(shù)量多于1960年發(fā)生的同類事故數(shù)量
- D 、如果雪橇和捆綁技術繼續(xù)提高,與滑雪相關的事故將繼續(xù)減少
- E 、1990年發(fā)生在坡道上的事故占全部與滑雪相關事故的比例小于1960年的比例
- 4 【邏輯推理】許多人認為,香煙廣告是造成青少年吸煙流行的關鍵原因。但是,挪威自1975年以來一直禁止香煙廣告,這個國家青少年吸煙的現(xiàn)象卻至少和那些不禁止香煙廣告的國家一樣流行。 上述斷定最能支持以下那些結論()。
- A 、廣告對于引起青少年吸煙并沒有起什么作用
- B 、香煙廣告不是影響青少年吸煙流行的唯一原因
- C 、如果不禁止香煙廣告,挪威青少年吸煙的現(xiàn)象將比現(xiàn)在更流行
- D 、禁止香煙廣告沒有減少香煙的消費
- E 、廣告對青少年的影響甚于成年人
- 5 【邏輯推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一根大麻香煙在吸食者肺部沉積的焦油量是一根煙草香煙的4倍多。研究人員由此斷定,大麻香煙吸食者比煙草香煙吸食者更有可能患上由焦油導致的肺癌。 下面哪一項如果為真,將對上文中研究者的結論構成最有力的削弱()。
- A 、研究中使用的大麻香煙比典型吸食者所用的大麻香煙要小很多
- B 、沒有一個該研究項目的參與者在過去曾經(jīng)吸食過大麻或煙草
- C 、在該研究項目結束5年后所進行的一次跟蹤檢查表明,沒有一名該研究項目的參與者得了肺癌
- D 、研究中使用的煙草香煙含有的焦油量比典型吸食者所用的煙草香煙略高
- E 、典型的大麻香煙吸食者吸食大麻香煙的頻率比典型的煙草香煙吸食者低很多
- 6 【邏輯推理】張先生:常年吸煙可能有害健康。李女士:你的結論反映了公眾的一種誤解。我的祖父活了96歲,但他從年輕時就一直吸煙。 以下哪項最為恰當?shù)刂赋隽死钆糠瘩g中存在的漏洞()。
- A 、試圖依靠一個反例推翻一個一般性結論
- B 、試圖訴諸個例在不相關的現(xiàn)象之間建立因果聯(lián)系
- C 、試圖運用一個反例反駁一個可能性結論
- D 、不當?shù)匾罁?jù)個人經(jīng)驗挑戰(zhàn)流行見解
- E 、忽視了這種可能:她的祖父如果不常年吸煙可以更為長壽
- 7 【邏輯推理】辯論吸煙問題時,正方認為:吸煙有利于減肥,因為戒煙后人們往往比戒煙前體重增加。反方駁斥道:吸煙不能導致減肥,因為吸煙的人常常在情緒緊張時試圖通過吸煙來緩解,但不可能從根本上解除緊張情緒,而緊張情緒導致身體消瘦。戒煙后人們可以通過其他更有效的方法解除緊張的情緒。 反方應用了以下哪項辯論策略()。
- A 、引用可以質(zhì)疑正方證據(jù)精確性的論據(jù)
- B 、給出另一事實對正方的因果聯(lián)系做出新的解釋
- C 、依賴科學知識反駁易于使人混淆的謬論
- D 、揭示正方的論據(jù)和結論是因果倒置
- E 、常識并不都是正確的,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
- 8 【條件充分性判斷】 檔案館在一個庫房中安裝了幾個煙火感應報警器,每個報警器遇到煙火發(fā)出警報的概率均為p,該庫房遇煙火發(fā)出警報的概率達到0.999。() (1)n=3,p=0.9 (2)n=2,p=0.97
- A 、條件(1)充分,但條件(2)不充分
- B 、條件(2)充分,但條件(1)不充分
- C 、條件(1)和(2)單獨都不充分,但條件(1)和條件(2)聯(lián)合起來充分
- D 、條件(1)充分,條件(2)也充分
- E 、條件(1)和(2)單獨都不充分,條件(1)和條件(2)聯(lián)合起來也不充分
- 9 【邏輯推理】孫先生的所有朋友都抽煙,他們知道某人每天抽煙至少兩盒。而且持續(xù)了40年,但身體一直不錯。不過可以確信的是,孫先生并不知道有這樣的人,在他的朋友中也有像孫先生這樣不知情的。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 A 、抽煙的多少和身體健康與否無直接關系
- B 、朋友之間的交流可能會夸張,但沒有人想故意說謊
- C 、孫先生的每位朋友知道的煙民一定不是同一個人
- D 、孫先生的朋友中有人沒有說真話
- E 、孫先生的大多數(shù)朋友沒有說真話
- 10 【邏輯推理】研究證明,吸煙所產(chǎn)生煙霧中的主要成分丙烯醛,是眼睛健康的“慢性殺手”,而橄欖油提取物羥基酪醇,能有效減緩這個“慢性殺手”給眼睛帶來的傷害。由此得出結論,常吃橄欖油能夠讓吸煙者眼晴遠離傷害。 以下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證()。
- A 、羥基酪醇易于被人體吸收
- B 、橄欖油含有其他有益于人體的物質(zhì)
- C 、常吃橄欖油的人視力優(yōu)于不經(jīng)常吃的人
- D 、煙霧中還含有其他對視力有傷害的物質(zhì)
- E 、植物油一般對人的眼睛健康都有益
熱門試題換一換
- After the terrible accident, I discovered that my ear was becoming less().
- 人們發(fā)現(xiàn)了兩件亨利八世穿過的盔甲,一件來自于他統(tǒng)治初期的1510年,另一件來自于1540年,雖然這兩件盔甲都是為亨利八世制作的,但1540年的盔甲比1510年的重40磅。 以下哪項如果正確,最不可能成為對以上描述的差異的解釋()。
- 某公司年度審計期間,審計人員發(fā)現(xiàn)一張發(fā)票,上面有趙義、錢仁禮、孫智、李信4個簽名,簽名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是經(jīng)辦人、復核、出納或審批領導之中的一個,且每個簽名都是本人所簽。詢問4位相關人員,得到以下回答: 趙義:“審批領導的簽名不是錢仁禮?!?錢仁禮:“復核的簽名不是李信?!?孫智:“出納的簽名不是趙義?!?李信:“復核的簽名不是錢仁禮?!?已知上述每個回答中,如果提到的人是經(jīng)辦人,則該回答為假,如果提到的人不是經(jīng)辦人,則為真。 根據(jù)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經(jīng)辦人是()。
- 日本脫口秀表演家金語樓曾獲多項專利。有一種在打火機上裝一個小抽屜代替煙灰缸的創(chuàng)意,在某次創(chuàng)意比賽中獲得了大獎,備受推崇。比賽結束后,東京的一家打火機制造廠家將此創(chuàng)意進一步開發(fā)成產(chǎn)品推向市場,結果銷路并不理想。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能最好地解釋上面的矛盾()。
- 已知P(A)=0.5,P(B)=0.4且P(A-B)=0.3,則()。
- 某校從8名教師中選派4名教師同時去4個邊遠地區(qū)支教(每地一人),其中甲和乙不同去,甲和丙只能同去或同不去,則不同的選派方案有()。
- The most appropriate title for this text would be().
- In paragraph 3, the author’s point about thene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what they say and what they do” is meant tosuggest that().
- By giving the example “you meet Mrs. Beatty and you notice a distinguishing eyebrow”, Dr.Small is trying to explain the memory tool of_____.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bgDX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