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答題
題干:資料。(1)單位產(chǎn)品標準成本如下。[zhongji/caiguan/qianghua/6/image/zjcaiguan-qianghua-6-105-1.jpg]本企業(yè)該產(chǎn)品正常生產(chǎn)能力為1000小時,制造費用均按人工工時分配。(2)本月實際產(chǎn)量20件,實際耗用材料900千克,實際人工工時950小時,實際成本如下。
題目:(7)按三差異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7)按三差異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850(元)
固定制造費用產(chǎn)量差異=(預算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實際產(chǎn)量下的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
=(1 000-950)×2=100(元)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chǎn)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標準分配率
=(950-20×45)×2=100(元)
驗算:直接材料差異=900-900=0(元)
直接人工差異=200-475=-275(元)
變動制造費用差異=150-475=-325(元)
固定制造費用差異=850+100+100=1 050(元)
合計=0-275-325+1 050=450(元)
與第二問相吻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單選題】在兩差異法中,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是( )。
- A 、利用預算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的實際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B 、利用預算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C 、利用實際產(chǎn)量下實際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D 、利用實際制造費用減去預算產(chǎn)量標準工時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2 【簡答題】(5)兩差異法下的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 3 【簡答題】(6)兩差異法下的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
- 4 【簡答題】(6)按兩差異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 5 【簡答題】(6)按兩差異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 6 【簡答題】(7)按三差異法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
- 7 【綜合題(主觀)】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固定制造費用產(chǎn)量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說明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與固定制造費用產(chǎn)量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的關系。
- 8 【單選題】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的兩差異分析法下的能量差異,可以進一步分為()。
- A 、產(chǎn)量差異和耗費差異
- B 、產(chǎn)量差異和效率差異
- C 、耗費差異和效率差異
- D 、以上任何兩種差異
- 9 【單選題】在兩差異法中,固定制造費用的能量差異是( )。
- A 、利用預算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的實際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B 、利用預算產(chǎn)量下的標準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C 、利用實際產(chǎn)量下實際工時與實際產(chǎn)量下標準工時的差額,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D 、利用實際制造費用減去預算產(chǎn)量標準工時乘以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計算得出的
- 10 【綜合題(主觀)】計算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固定制造費用產(chǎn)量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說明固定制造費用能量差異與固定制造費用產(chǎn)量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之間的關系。
熱門試題換一換
- 收款浮動期是指在電子支付方式下從支付開始到企業(yè)收到資金的時間間隔。 ( )
- 對于經(jīng)濟法主體的行為,從行為對象角度作出分類的是( )。
- 甲公司與乙公司合并為丙公司,合并前甲公司的全部債權和債務均由丙公司承繼。( )
- 在評價原始投資額不同但項目計算期相同的互斥方案時,若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小于基準折現(xiàn)率,則原始投資額較小的方案為最優(yōu)方案。( )
-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于2013年1月3日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生產(chǎn)設備,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3 000萬元,增值稅額為510萬元,款項已支付;另支付運費100萬元,保險費15萬元,裝卸費5萬元。當日,該設備投入使用。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該設備的初始入賬價值為( )萬元。
- 資產(chǎn)的貝他系數(shù)是衡量風險大小的重要指標,下列表述中錯誤的是()。
- A公司與B公司就購買一批文化用具進行磋商,A公司在傳真中聲明,如達成協(xié)議則以最終簽訂售貨確認書為準。B公司在接到A公司的最后一份傳真時認為雙方已就該筆買賣的價格、期限等主要問題達成一致。于是,2005年7月1日,B公司按照雙方往來傳真中的要求,向A公司支付了貨款總額10%的定金。但A公司以該定金金額以較低的價格條件計算,不能接受為由拒絕發(fā)貨。后A公司與B公司再次進行協(xié)商,明確了價格條件。同時補充約定A公司向B公司供應文化用具400箱,每箱金額為100元,貨款總額為40 000元,由A公司負責代辦托運,貨到后的10日內付清除定金之外的其余貨款,A公司和B公司任何一方違約均應向對方支付違約金2 000元。A公司委托C公司運輸,C公司因業(yè)務繁忙,將其中的200箱按期運達B公司,另200箱逾期運達,且在運輸途中遭雨淋而致貨物損失。為此,B公司拒收全部貨物,并拒絕向A公司支付貨款,同時要求A公司和C公司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但A公司認為該違約責任及損失是由C公司造成的,與自己無關,拒絕承擔賠償責任。B公司遂將A公司和C公司起訴至法院。法院審理查明:B公司發(fā)生的貨物損失為10 000元;B公司還曾向A公司購買電腦,電腦貨款20 000元尚未到期;C公司曾向銀行申請貸款,A公司為C公司銀行貸款的保證人,但未約定保證方式,現(xiàn)銀行貸款已經(jīng)到期,C公司尚未償還?! 。?)銀行對到期貸款應如何追索?
- 2015年1月1日,B公司向其100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萬份現(xiàn)金股票增值權,根據(jù)股份支付協(xié)議規(guī)定,這些人員從2015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滿4年,即可按照當時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xiàn)金,該現(xiàn)金股票增值權應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畢。2015年12月31日因股份支付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方余額為1000萬元。2016年12月31日每份現(xiàn)金股票增值權的公允價值為5元,至2016年年末有20名管理人員離開B公司,B公司估計未來兩年還將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則2016年12月31日B公司因股份支付確認的“應付職工薪酬”科目貸方余額為()萬元。
- 企業(yè)收到政府無償劃撥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chǎn),應當按照名義金額“1元”計量。()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b3b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