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單選題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財務會計報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舉報,其財務會計報告中并沒有記載其2009年主要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造成了重大遺漏,導致很多投資者決策失誤,此行為在2010年5月5日全國性的財經報紙和電視媒體上進行了公開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報紙上公告并更正了財務會計報告信息,關于該情況,下列投資該公司股票投資者的損失可以被認定為與該虛假陳述行為構成因果關系的是( )。(注:不考慮舉證問題)
- A 、張某,甲公司的財務人員,在2010年4月時明知甲公司的財務報告有遺漏而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聽從朋友張某的介紹下于2010年5月10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損失
- C 、孫某,職業(yè)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賣出該證券造成了損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東,在2010年4月10日賣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正確答案:C】
本題考核虛假陳述與投資人損害的關系。根據規(guī)定,如果被告舉證證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虛假陳述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明知虛假陳述存在而進行的投資,本題選項A是該情形;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及以后進行的投資,本題選項B是該情形;在虛假陳述揭露日或者更正日之前已經賣出證券,本題D選項屬于該情形。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綜合題(主觀)】A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從證券市場上購入B公司于2009年1月1日發(fā)行的債券,該債券6年期、票面利率為5%,按年計提利息,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為2015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歸還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購入債券的面值為1 000萬元,實際支付價款為1 084.49萬元,另支付相關費用10萬元。假定A公司計算確定的該項債券投資的實際利率為4%。2010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 020萬元。2011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1 000萬元,并預計將繼續(xù)下降。2012年12月31日,該債券的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900萬元,并預計將繼續(xù)下降。2013年減值因素部分消失,當年末其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為980萬元。2014年1月20日,A公司將該債券全部出售,收到款項1 009萬元存入銀行。 要求:(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1)從利潤表的角度考慮,分析取得的債券投資作為何種金融資產對2010年損益的影響金額最小。 (2)如果取得的債券投資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核算,計算并編制2011年12月31日計提減值、2013年12月31日計提利息、2013年12月31日轉回減值的賬務處理。 (3)如果上述債券投資分別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分別計算2014年1月20日處置金融資產時產生的投資收益金額。
- 2 【單選題】甲公司為一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萬份股票期權,這些職員從2009年1月1日起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3年,即可以4元每股購買10萬股甲公司股票從而獲益。公司估計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5元。第一年有10名職員離開甲公司,甲公司估計三年中離開職員的比例將達到20%;第二年又有5名職員離開公司,公司將估計的職員離開比例修正為15%;第三年又有8名職員離開。假定公司2010年12月31日修改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20元。則甲公司2010年末應確認的費用為( )。
- A 、4 000萬元
- B 、7 333.33萬元
- C 、12 000萬元
- D 、11 333.33萬元
- 3 【綜合題(主觀)】A公司為上市公司,2010年1月1日,為獎勵并激勵高管人員,A公司與其管理層成員簽署股份支付協(xié)議。A公司向其100名管理人員每人授予100份股份期權,規(guī)定這些人員從2010年1月1日起必須在該公司連續(xù)服務3年,服務期滿時才能以每股5元價格購買100股A公司股票,A公司股票面值為每股1元。A公司該期權在授予日的公允價值為12元。2010年有10名管理人員離開A公司,A公司估計三年中離開的管理人員比例將達到20%;2011年又有5名管理人員離開公司,A公司將管理人員離開比例修正為18%;2012年又有4名管理人員離開。2013年12月31日未離開公司的管理人員全部行權。要求:(1)分別計算2010年~2012年每年計入當期費用的金額。(2)編制2010年~2013年與股份支付有關的會計分錄。
- 4 【單選題】2010年3月1日某內資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期權計劃,A員工獲得10000股(按價格1元購買)的配額,2011年6月1日行權,當日市場價格每股6.4元。7月1日該上市公司按照每股0.5元分配2010年股息。8月30日,該公司股價上升到每股8元,A將其出售,則上述業(yè)務累計應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元。
- A 、3600
- B 、4500
- C 、6500
- D 、7100
- 5 【多選題】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財務會計報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舉報,其財務會計報告中并沒有記載其2009年主要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造成了重大遺漏,導致很多投資者決策失誤,此行為在2010年5月5日全國性的財經報紙和電視媒體上進行了公開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報紙上公告并更正了財務會計報告信息,關于該情況,下列投資該公司股票投資者的損失不能被認定為與該虛假陳述行為構成因果關系的是()。(注:不考慮舉證問題)
- A 、張某,甲公司的財務人員,在2010年4月時明知甲公司的財務報告有遺漏而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聽從朋友張某的介紹下于2010年5月10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損失
- C 、孫某,職業(yè)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賣出該證券造成了損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東,在2010年4月10日賣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6 【單選題】李某于2009年3月1日從A公司購買了一臺電暖器,12月10日在使用過程中因產品質量問題身體受到傷害,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李某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A公司進行賠償?shù)钠陂g為( )。
- A 、2009年3月1日至2010年3月1日
- B 、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3月1日
- C 、2009年12月10日至2010年12月10日
- D 、2009年12月10日至2011年12月10日
- 7 【綜合題(主觀)】【上市公司收購】2009年3月1日,上市公司甲(下稱“甲公司”)公布重組方案,其要點如下(①
):(1)甲公司將所屬全部資產(包括負債)作價2.5億元出售給本公司最大股東A;(2)A將其持有甲公司的35%股份全部協(xié)議轉讓給B,作價2.5億元;(3)B將其持有的乙公司100%的股份作價2.5億元,用于向A支付股份轉讓價款(②這就是“股權置換”,如果涉及外商,就是第3章中談到的“外國投資者以股權作為支付手段并購境內公司”。);(4)A將受讓的乙公司100%的股份轉讓給甲公司,作為支付購買甲公司所屬全部資產的價款;(5)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0%股份后,將乙公司吸收合并,注銷乙公司,甲公司改名為乙公司。3月18日,甲公司依法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資產出售事宜。除A回避表決和一名持股3%的股東C投票反對外,其他出席股東大會的股東或股東代表均投了贊成票。會議結束后,C要求甲公司按照市場價格回購其所持有的全部甲公司的股份,被甲公司拒絕。為協(xié)議受讓A持有的甲公司的35%股份,B以重組為由向中國證監(jiān)會申請要約收購豁免(③申請豁免應當適用的程序是2012年教材重大調整的內容,本題的情形應適用“一般程序”申請豁免。),并承諾在受讓上述股份后的12個月內(④有關“股份鎖定期”也是2012年教材調整中的一個熱點問題,值得關注。)不轉讓該股份。該豁免申請未獲中國證監(jiān)會批準。3月23日,B發(fā)出全面收購(⑤申請豁免而未獲得批準,仍發(fā)出要約的,只能是全面要約。另一個強制發(fā)出“全面”要約的情況是以終止被收購上市公司上市地位為目的發(fā)出的要約。)甲公司股份的要約,要約有效截止日為4月24日,擬以B公司發(fā)行的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債券支付全部收購價款,但未同時提供現(xiàn)金方式供選擇。因市場出現(xiàn)波動,B于4月1日擬撤銷該收購要約,未獲中國證監(jiān)會同意。4月6日,B宣布變更收購要約的價格。股東D于3月30日宣布接受了B發(fā)出的收購要約,但因B變更了收購要約的價格,D于4月22日宣布撤銷對收購要約的接受。5月14日,甲公司再次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討論吸收合并乙公司的事項。出席會議的股東(包括C)或股東代表一致投票通過了合并決議。5月15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將合并事項分別通知了各自的已知債權人,未有債權人提出異議。5月18日,C要求甲公司以合理價格收購其股份,被甲公司拒絕。6月30日,甲公司完成對乙公司的吸收合并。但在辦理乙公司的注銷手續(xù)時,當?shù)毓ど绦姓芾砭值慕涋k人員以乙公司未經清算程序為由,拒絕辦理注銷手續(xù)。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3月18日的臨時股東大會后,甲公司拒絕C要求其回購所持甲公司股份的行為是否有法律依據?并說明理由。(2)中國證監(jiān)會未批準B提出的要約收購豁免申請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3)B以上市的公司債券作為支付要約收購價款的方式但未同時提供現(xiàn)金方式供選擇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4)中國證監(jiān)會不同意B撤銷收購要約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5)B能否變更收購要約的價格?并說明理由。(6)D撤回對收購要約的接受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7)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并中對債權人的通知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8)C于5月18日要求甲公司回購其股份的要求是否符合規(guī)定?并說明理由。(9)工商行政管理局的經辦人員提出乙公司未經清算程序不得辦理注銷手續(xù)的說法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
- 8 【多選題】 甲公司于2009年3月1日以6 500萬元取得乙公司30%的股權,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并對所取得的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取得投資時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1 000萬元(公允價值等于賬面價值)。甲、乙公司均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 2009年乙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 200萬元(假定各月的利潤是均衡實現(xiàn)的),未分配現(xiàn)金股利,投資雙方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 2010年4月1日,甲公司又投資9 500萬元取得乙公司另外40%的股權,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當日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3 000萬元。取得該部分投資后,甲公司能夠對乙公司實施控制,因此將對乙公司的投資轉為成本法核算。原股權投資在購買日的公允價值為7 125萬元。 甲、乙公司不存在任何關聯(lián)方關系;甲公司未對該項長期股權投資計提任何減值準備。 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題。 在采用權益法核算的情況下,下列各項中不會引起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發(fā)生增減變動的有()。
- A 、被投資企業(yè)接受現(xiàn)金捐贈
- B 、被投資企業(yè)提取盈余公積
- C 、被投資企業(yè)宣告分派現(xiàn)金股利
- D 、被投資企業(yè)宣告分派股票股利
- E 、被投資企業(yè)以盈余公積轉增資本
- 9 【單選題】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財務會計報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舉報,其財務會計報告中并沒有記載其2009年主要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造成了重大遺漏,導致很多投資者決策失誤,此行為在2010年5月5日全國性的財經報紙和電視媒體上進行了公開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報紙上公告并更正了財務會計報告信息,關于該情況,下列投資該公司股票投資者的損失可以被認定為與該虛假陳述行為構成因果關系的是( )。(注:不考慮舉證問題)
- A 、張某,甲公司的財務人員,在2010年4月時明知甲公司的財務報告有遺漏而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聽從朋友張某的介紹下于2010年5月10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損失
- C 、孫某,職業(yè)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賣出該證券造成了損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東,在2010年4月10日賣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 10 【多選題】甲上市公司2010年3月1日披露了2009年的財務會計報告,后在2010年5月1日被人舉報,其財務會計報告中并沒有記載其2009年主要資產發(fā)生重大損失對利潤的影響,造成了重大遺漏,導致很多投資者決策失誤,此行為在2010年5月5日全國性的財經報紙和電視媒體上進行了公開揭露,甲公司在5月30日在官方指定的報紙上公告并更正了財務會計報告信息,關于該情況,下列投資該公司股票投資者的損失不能被認定為與該虛假陳述行為構成因果關系的有()。(注:不考慮舉證問題)
- A 、張某,甲公司的財務人員,在2010年4月時明知甲公司的財務報告有遺漏而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
- B 、田某,新股民,在聽從朋友張某的介紹下于2010年5月10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造成了損失
- C 、孫某,職業(yè)股民,在2010年5月2日購買甲公司的股票,后于5月31日賣出該證券造成了損失
- D 、郭某,甲上市公司的原股東,在2010年4月10日賣出了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
熱門試題換一換
- 國內遠大公司的記賬本位幣為人民幣,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外幣業(yè)務。2011年1月1日,遠大公司支付價款3 000萬美元購入某海外上市公司發(fā)行的3年期債券,遠大公司取得該債券后將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該債券面值3 000萬美元,票面利率10%,于次年1月2日支付上一年度利息,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6.54元人民幣。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3 150萬美元,當日即期匯率為1美元=6.34元人民幣。則遠大公司2011年末因該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影響損益的金額為( )。
- 注冊會計師應當就會計實務的質量方面與治理層進行的溝通可能包括下列()事項。
- 下列企業(yè)出口的貨物,除另有規(guī)定外,給予免稅,但不予退稅的是()。
- 在公司治理的經驗當中,審計委員會的設立、獨立性和職能發(fā)揮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那么下列關于審計委員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根據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規(guī)定,1個證券投資基金投資于股票、債券的比例為()。
- 確保充分且有效的內部控制是審計委員會的義務,其中包括負責監(jiān)督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下列關于審計委員會與內部審計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3年4月銷售貨物取得不含稅銷售額200萬元,當月購入貨物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增值稅稅額合計53萬元;月末對一些資產進行處理:銷售自己使用過的舊包裝物,取得含稅收入8萬元;銷售2013年購入的生產設備一臺,取得含稅收入15.4萬元;轉讓自己使用過的舊廠房,取得轉讓收入34萬元。企業(yè)2013年4月應繳納的增值稅為()萬元。
- 丙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16年12月12日,購進一臺不需要安裝的設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設備價款為409.5萬元,增值稅稅額為53.235萬元,另發(fā)生運雜費1.5萬元,款項均以銀行存款支付;沒有發(fā)生其他相關稅費。該設備于當日投入使用,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15萬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17年12月31日,丙公司對該設備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減值,可收回金額為321萬元。2×17年12月31日該設備應計提的減值準備金額為( )萬元。
- 下列有關企業(yè)所得稅收入確認時間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 假設本年的留存收益率提高到100%,其他的財務比率不變,不增發(fā)新股和回購股票,計算本年的實際增長率和可持續(xù)增長率,比較本年的實際增長率、上年的可持續(xù)增長率和本年的可持續(xù)增長率的大小。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DWk7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