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題(主觀)
題干:A銀行2005年至2011年有以下業(yè)務:(1)2005年1月1日,A銀行向B企業(yè)以折價方式發(fā)放一筆5年期貸款,本金為20000萬元,實際發(fā)放19600萬元,合同年利率為6%,于每年年末計提并收取利息,A銀行初始確認該貸款的實際年利率為6.48%;(2)2005年至2007年每年年末A銀行正常收到B企業(yè)支付的利息;(3)2007年12月31日,有客觀證據(jù)表明B企業(yè)發(fā)生嚴重財務困難,A銀行據(jù)此認定對B企業(yè)的貸款發(fā)生了減值,并預期2008年12月31日將收到利息1200萬元,但預計2009年12月31日僅收到本金10000萬元;A銀行計提了減值準備;(4)2008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1200萬元,2009年12月31日收到本金10000萬元;(5)2009年12月31日A銀行與B企業(yè)進行債務重組,A銀行從B企業(yè)取得一項公允價值為4500萬元的房產(chǎn)作為抵債資產(chǎn)后了結該債權債務關系;(6)A銀行因擬將該房產(chǎn)處置,不轉作自用固定資產(chǎn),繼續(xù)作為抵債資產(chǎn)核算,在處置之前從2010年1月1日起將該房產(chǎn)臨時對外出租,2010年共取得租金收入160萬元存放同業(yè),并支付維修費用20萬元;(7)2011年12月A銀行與C公司簽訂轉讓房產(chǎn)協(xié)議,C公司出價4310萬元購置該房產(chǎn),預計A銀行轉讓該房產(chǎn)還要支付相關稅費10萬元,該協(xié)議將于2012年3月1日執(zhí)行。
題目:計算2005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A銀行該項貸款的攤余成本;

掃碼下載億題庫
精準題庫快速提分
參考答案計算2005年12月31日、2006年12月31日A銀行該項貸款的攤余成本2005年12月31日A銀行該貸款的攤余成本=19600×(1+6.48%)-20000×6%=19670.08(萬元);2006年12月31日A銀行該貸款的攤余成本=19670.08×(1+6.48%)-20000×6%=19744.70(萬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 【綜合題(主觀)】計算20×8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2 【綜合題(主觀)】計算2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對丙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 3 【綜合題(主觀)】計算2×12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中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 4 【綜合題(主觀)】計算20×6年12月31日減值損失和攤余成本,寫出20×6年12月31日相關會計分錄;
- 5 【綜合題(主觀)】計算20×7年12月31日攤余成本,寫出20×7年相關會計分錄;
- 6 【綜合題(主觀)】計算乙公司2×12年12月31日購入生產(chǎn)設備的現(xiàn)值;
- 7 【簡答題】計算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減值前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 8 【簡答題】計算2013年、2014年及2015年12月31日減值前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并編制相關的會計分錄。
- 9 【綜合題(主觀)】計算乙公司2 ×12年12月31日購入生產(chǎn)設備的現(xiàn)值;
- 10 【綜合題(主觀)】計算乙公司2 ×12年12月31日購入生產(chǎn)設備的現(xiàn)值.
熱門試題換一換
- A公司2011年至2013年有關資料如下:(1)A公司2011年1月2日以一組資產(chǎn)交換甲公司持有B公司30%的股份作為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取得30%股權支付的對價包括銀行存款、庫存商品、一棟辦公樓、一項無形資產(chǎn)和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取得投資日,該組資產(chǎn)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有關資料如下:(2)2011年1月2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公允價值為16000萬元,B公司除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chǎn)外,其他可辨認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該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400萬元,公允價值為5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3)2011年度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1980萬元。2011年10月5日,B公司向A公司銷售一批商品,售價為200萬元,成本為150萬元,至2011年12月31日,A公司將上述商品對外出售60%。(4)2011年B公司因自用房地產(chǎn)改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使資本公積增加200萬元。(5)2012年B公司宣告并發(fā)放現(xiàn)金股利1000萬元。(6)2012年度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2980萬元。A公司將2011年10月5日從B公司購入的商品全部對外出售,2012年度B公司未發(fā)生其他計入所有者權益的交易或事項。(7)2013年1月1日,A公司從證券市場上又購入B公司10%股份,實際支付款項2000萬元,對B公司仍具有重大影響,未達到控制。當日B公司可辨認凈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20060萬元,公允價值為20160萬元。假定該日B公司除一項無形資產(chǎn)外,其他可辨認資產(chǎn)、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相等。該無形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公允價值為400萬元,預計尚可使用年限為5年,采用直線法攤銷,無殘值。(8) 2013年度B公司實現(xiàn)凈利潤30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且未發(fā)生任何內部交易。假定:(1)A公司、B公司均系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2)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的影響。(3)A公司庫存商品的公允價值與計稅價格相等。(4)固定資產(chǎn)計提折舊和無形資產(chǎn)攤銷均影響當期損益。要求:(1)編制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2011年1月2日取得B公司30%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2)編制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2011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3)編制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2012年與長期股權投資有關的會計分錄。(4)計算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2012年12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5)編制A公司2013年追加投資的會計處理。(6)計算A公司個別財務報表中2013年12月31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 A公司2010年的有關交易或事項如下: (1)2010年1月2日,A公司從深圳證券交易所購入甲公司股票1 000萬股,占其表決權資本的1%,對甲公司無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支付款項8 000萬元,另付交易費用25萬元,準備近期出售。2010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8 200萬元。 (2)2010年1月20日,A公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購入乙公司股票2 000萬股,占其表決權資本的2%,對乙公司無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支付款項10 000萬元,另付交易費用50萬元,其目的是準備長期持有。2010年12月31日公允價值為11 000萬元。 (3)2010年2月20日,A公司取得丙公司30%的表決權資本,對丙公司具有重大影響。支付款項60 000萬元,另付必要的手續(xù)費500萬元,其目的是準備長期持有。 (4)2010年3月20日,A公司取得丁公司60%的表決權資本,對丁公司構成控制。支付款項90 800萬元,其目的是準備長期持有。 (5)2010年4月20日,A公司以銀行存款500萬元對戊公司投資,占其表決權資本的6%,另支付相關稅費2萬元。對戊公司無控制、無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且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其目的是準備長期持有。 A公司與上述公司均不存在關聯(lián)方關系。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問題。 下列各項關于A公司對股權投資進行初始確認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主要內容:實質性程序與財務報表認定及審計證據(jù)充分性、適當性之間的關系,審計程序的路徑與起點;根據(jù)財務資料和審計說明指出審計程序的缺陷;針對具體問題確定審計建議與審計意見,編寫審計報告的關鍵段落。A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上市公司甲公司20×1年度財務報表。A注冊會計師確定的X公司財務報表整體的重要性水平為50萬元。相關資料如下:資料一:A注冊會計師從發(fā)貨憑證中選取適當?shù)臉颖?,追查到銷售發(fā)票、應收賬款明細賬,以獲取應收賬款相關認定的審計證據(jù)。資料二:A注冊會計師從材料采購業(yè)務中選取了部分業(yè)務,以測試采購交易的完整性。審計工作底稿記載的部分內容摘錄如下(金額單位:萬元):資料三: (1)X公司20×1年12月31日資產(chǎn)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中包含了500萬元的特種材料。X公司管理層按照賬面成本對這些特種材料進行計量,沒有考慮其年末可變現(xiàn)凈值。A注冊會計師對上述特種材料實施計價測試后發(fā)現(xiàn),如果按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進行計價,X公司20×1年度利潤表中資產(chǎn)減值損失將增加50萬元,20×1年12月31日資產(chǎn)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將減少50萬元,所得稅、凈利潤將分別減少12.5萬元、37.5萬元。 (2) 20 ×2年2月20日,Z銀行針對X公司提出的400萬元債務違約訴訟尚在審理當中。X公司律師的回函表明其結果具有不確定性。 要求: (1)針對資料一,假定不考慮其他條件,就給出的與應收賬款相關的認定,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是否可以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如果不能獲取充分、適當?shù)膶徲嬜C據(jù),指出針對這些認定應當實施的一項主要實質性程序和審計路徑起點。將答案直接填入相應的表格內。 (2)針對資料二中的審計說明第(1)至(3)項,逐項指出A注冊會計師實施的審計程序中存在的不當之處,并簡要說明理由。如認為A注冊會計師還需要針對資料二擴大檢查的范圍,亦請簡要說明。 (3)逐一針對資料三中所述情況,分別指出A注冊會計師應當向X公司管理層提出何種建議。 (4)假定X公司管理層接受了針對資料三事項(2)的建議,但拒絕接受針對事項(1)的建議。除此以外,不存在其他審計差異。A注冊會計師在起草審計報告時,從計算機文檔中調出了一份標準審計報告文本,擬在對該文本進行適當修改后向會計師事務所提交。請代A注冊會計師編寫需要修改的段落。
- 《企業(y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8號一信息系統(tǒng)》提出了企業(yè)利用信息系統(tǒng)實施內部控制中所應關注的風險,主要包括( )。
- 下列各項中,屬于約束性固定成本的有()。
- 根據(jù)《票據(jù)法》的規(guī)定,下列選項中匯票的絕對應記載事項有( )。
- 某化妝品廠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3年已繳納增值稅100萬元,消費稅200萬元,城建稅28萬元,企業(yè)所得稅50萬元。2014年稅務機關在稅務檢查中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在2013年賬簿上虛列成本費用90萬元,假設不考慮其他稅費,請問對這種行為應如何處罰。
-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對外幣業(yè)務采用交易發(fā)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按月計算匯兌損益。20×5年3月6日自銀行購入外匯150萬美元,銀行當日的美元賣出價為1美元=6.20元人民幣,當日市場匯率為1美元=6.15元人民幣。3月31日的市場匯率為1美元=6.16元人民幣。甲股份有限公司購入的該150萬美元于20×5年3月所產(chǎn)生的匯兌損失為( )。
- 注冊會計師首次接受委托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億題庫—讓考試變得更簡單
已有600萬用戶下載
2GQL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