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億題庫APP
聯(lián)系電話:400-660-1360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請謹慎保管和記憶你的密碼,以免泄露和丟失

2021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即將舉行,考生們是否都在進行考前沖刺復習?接下來幫考網(wǎng)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地方導游》的民俗考點,一起來看看吧。
1.蒙古族:蒙古族多住圓形氈房,俗稱“蒙古包”。蒙古包的門一定朝南開,爐子設在氈房正中天窗底下。
2.回族: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駝等反芻類偶蹄食草動物,不吃馬、驢、騾、豬、狗肉,不吃動物血液和自死動物。尤其禁食豬肉。
3. 藏族: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傳佛教。藏族人身穿長袖短褂,外套寬肥的長袍,右襟系帶,腳穿牛皮長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對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長褲,系大腰帶,頭纏青色長巾。婦女大多穿大領短衣和百褶裙。山區(qū)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腳樓”。
5.阿昌族:阿昌族待客禮儀中盛行使用茶壇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會先拿出酒壺倒上一小盅酒為來客洗塵,隨后又拿出茶壇,放上茶葉,倒上開水,放到炭火上煮一會,煮好之后倒進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談。
6.維吾爾族:維吾爾族人待人講究禮貌。在遇到尊長或朋友時,習慣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體前傾,連聲問好。家里來客都熱情招待。維吾爾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薩克族:哈薩克斯男女都嫻善騎術。青年男子喜歡摔跤和刁羊,每逢節(jié)日和喜慶,牧民都要舉行各種騎術表演和比賽;“姑娘追”是青年們最喜愛的娛樂項目。
8.柯爾克孜族:柯爾克孜族傳統(tǒng)服飾很講究。男子喜歡戴氈帽,上身穿白色繡有花邊的圓領襯衫,冬天穿黑、藍色“袷袢”,下身穿寬褲,著高筒靴。
9.錫伯族:錫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圍墻。忌食狗肉。
10.烏孜別克族:烏孜別克族傳統(tǒng)服裝,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樣的小花帽為特點。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爾族:塔塔爾族為防止食品變質(zhì),每家倉庫或院內(nèi)都壘挖一深坑,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將積雪和冰塊放進去,這種食品儲藏室叫“帕孜”,牧區(qū)的塔塔爾族適應游牧生活,住帳篷。
13.達斡爾族:達斡爾族最大節(jié)日是春節(jié),臘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掃墓,晚上玩?zhèn)€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長輩拜年、請安,然后男女老少穿上節(jié)日服裝,逐戶拜年。
14.滿族人:滿族人重禮節(jié),有一個時期,小輩對老輩是三天一小禮,五天一大禮;三天見長輩要請安,五天見長輩要“打千”。
15.朝鮮族:朝鮮族的傳統(tǒng)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16.壯族:壯族人喜歡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魚片為佳肴,婦女有嚼檳榔的習慣。
17.彝族: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寬褲腳長褲,用長數(shù)丈的青布包頭。女子頭上纏包頭,有圍腰和腰帶。男女外出時都披“擦爾瓦”,形如斗篷,下綴長穗。彝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以火把節(jié)最為隆重
以上就是2021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的考點分享,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幫考網(wǎng)也在此預祝大家能夠早日通過考試,順利領取證書,找到一份滿意的相關工作!
18每年有幾次導游證考試?:每年有幾次導游證考試?在2016年改革前,部分省份(如廣東)會有兩場考試,但自2016年改為全國統(tǒng)考后,全國導游資格考試每年只有一次。
28考取導游資格證之后多久能帶團?:考取導游資格證之后多久能帶團?我們所說的考導游證,其實考的就是導游資格證書。想要上崗帶團,還需要參加一定的培訓,就是我們所說的崗前培訓(是否有培訓看各省規(guī)定),培訓合格后,換取導游證,或者注冊電子導游證后接受旅行社委派就可以帶團了。
97導游資格證和導游證有什么區(qū)別?:導游資格證和導游證有什么區(qū)別?導游資格證只需要自己參加考試考過就能獲得,而要獲得導游證必須先有導游資格證才能辦理,導游資格證是標志一個人是否具備從事導游職業(yè)資格的證書;而導游證則是國家是否準許一個人從事導游職業(yè)的證書。前者是表明一個人具備導游職業(yè)的資格,導游資格證是由國務院辦公廳度假旅游行政機關或國務院辦公廳度假旅游行政機關授權委托的省、自治州、市轄區(qū)市人民政府度假旅游單位授予;
00:312020-06-06
00:312020-06-06
00:132020-06-06
00:162020-06-06
00:262020-06-06

微信掃碼關注公眾號
獲取更多考試熱門資料